左图为认真聆听的水韵沙澧读书会成员。
右图为漯河日报社记者薛红兵朗诵散文《画从瓷上来》。
本报记者 范子恒 摄
■陈思盈
次品不出门,残品不送人。
今年3月15日至16日,水韵沙澧读书会举办了2019年的第一次外出采风游学活动“水韵沙澧读书会走近大美钧瓷”,实地感受土与火、陶与瓷的神韵。当在禹州市土魂钧瓷有限公司看到“次品不出门,残品不送人”的销售宗旨时,公司艺术总监王志勇先生说,禹州市的知名窑口为维护品牌形象,都建立了自己的残次品销毁机制,为的就是防止小厂粗制滥造、低价倾销的现象,维护钧瓷声誉。由此,我突然间想到了工匠精神,我甚至看到了匠人们投掷残次品的情景,听到了残次品碎裂的那一声脆响!
那一声脆响,让我想到了若干年前,自己要采写卢家钧瓷的一篇稿件,听到他们提到“殇韵处、回归处、钧魂池”这样的字眼时,我不明白。他们告诉我,那是砸碎次品钧瓷的地方。钧瓷“窑变”很神奇,成不成器全在火的艺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是人们时常用来形容钧瓷独特的釉色变化,也正是这种“靠天吃饭”的钧瓷烧制,一窑开出的百件钧瓷里,九成要砸掉,一成中一个也许就价值几十万。一窑中,最好的被称为“窑魁”,稍有瑕疵的钧瓷就要被砸掉,被丢进“钧魂池”内,以确保精品传世。
那一声脆响,也让我想到了广大文艺创作者们所写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篇文、每一部作品。如果,每一个创作者都能拥有或做到这样的工匠精神,次品不出门,残品不拿出,是不是就会涌现出更多的文艺精品?
那一声脆响,让我们知道了,陶瓷不仅是我们文明的符号,还是文明的载体和化身。一代又一代制陶人,怀着无上的敬畏,去采撷自然或生活赋予的灵感,让陶瓷帮他们展现。事实上,不是人类创作了陶瓷,而是陶瓷承载了人类的思想,传播了人类的文化,凝聚了人类的信念。
为让更多人了解钧瓷、了解这种匠心精神,也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2019年4月13日上午,由漯河市社科联和漯河日报社联合主办、水韵沙澧读书会承办的中原大讲堂•沙澧讲堂,在精心策划后,特别邀请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禹州市土魂钧瓷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王志勇先生莅漯,以《掀起你的盖头来——大美钧瓷解析》为题,作精彩报告。
王志勇少年入科班,操刀十几载,酷夏汗水穿刀背,严冬坯泥裹冰霜,练就了扎实的功底。后师从韩美林多年,得其真传,使得自己对钧瓷创作的悟性和技巧进一步提高,进而创作出一大批形神兼备、寓意深厚的钧瓷文化作品,丰富了业内的产品范围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为钧瓷界赢得了关注和荣誉。他从中国陶瓷的八大窑系,宋代五大名窑,钧瓷的简约发展史,什么是钧瓷,陶与瓷的区别,钧瓷烧成的基本条件,钧瓷的成型方式、施釉方式、拣选方式,钧瓷的标准及钧瓷的收藏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生动讲解。
中国陶瓷的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系,是说明这个瓷种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官窑瓷器与汝窑瓷器很像,但是有两个特征不像,一个是釉的颜色,一个是做线的颜色。在这五种瓷器上都有开片现象。开片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釉的收缩率略大于胎的收缩率。
钧瓷的得名来源于大禹的儿子启在禹州钧台宴会天下诸侯,举行开国典礼。钧瓷始于唐朝,盛于宋朝。特别是在宋朝,钧瓷被定为御用珍品,只准皇家使用,不准民间收藏。钧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著称。钧瓷的名贵在于它的烧制不易,一件钧瓷从采料、粉碎到设计、注浆、修刻、对接、定型、上釉、煅烧等,须经72道工序。烧制的难度之大,有十窑九不成之说。自唐宋以来,历代皇室都把钧瓷列为皇家贡品,并御封为“神钧宝瓷”“奇珍异宝”“精妙绝品”,直到清朝才传入民间。
什么是钧瓷?钧瓷是中国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钧窑出产的瓷器,因宋徽宗时期曾在禹州市内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瓷而得名。钧瓷的主要贡献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铜红釉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
陶与瓷的区别有哪些?一是陶和瓷的吸水率不同,国标中,陶和瓷是按它们的吸水率来区分的,吸水率小于0.5%的为瓷,大于10%的为陶,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瓷。二是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400℃左右。三是坚硬程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闷,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四是使用原料不同,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土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五是透明度不同,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六是釉料不同,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钧瓷的成型方式有五种,手拉坯、注浆成型、机制滚压成型、手工成型、印坯成型。电视剧里演的手拉坯场景,看上去挺浪漫的,但是这只是为了剧情需要,真正的手拉坯根本实现不了。
钧瓷的烧成方式有气烧钧瓷、煤烧钧瓷、柴烧钧瓷和炭烧钧瓷等。
钧瓷的拣选方式中,最好的一种方式是排除法。钧瓷有十三种瑕疵,分别是变形、炸裂、生烧、烧催、风惊、炸片、棕眼、釉泡、流釉、脱釉、铁质、落渣、崩渣。
在收藏钧瓷时,忌急功近利、起始高投入、太固执、只听赞扬、跟风、听故事、贪图便宜、成为任务,忌乱砍价,忌只盯着过去,忌排斥某些烧成方式,忌盲目崇拜,忌追逐图录,忌看图交易,忌望价止步,忌购买残次品,也不要认为所有的国礼都是好东西,不要以为所有的传统烧制方式都是好东西,不要以为只要是名厂名窑生产的就是好东西,不要以为手拉坯都是好东西,不要抱着捡漏的思想买东西,不要以为老东西都是好东西。有的人不懂,搞个殡葬用的随葬品放在家里作收藏,还有的人搞些古代的夜壶、痰盂什么的放在博古架上,放在家里搞收藏,虽然有些文献价值,但是很影响人的品位,同时也影响了家庭环境。
钧瓷釉与色基釉的区别。钧瓷釉全部是由矿石作为主原料,以氧化铜作为主着色剂,而色基釉全部都是用色剂调制出来的,化学原料较多,所以不建议大家使用色基釉的东西。
乾隆皇帝曾为钧瓷作诗《赏钧红》: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在王志勇先生的讲述中,我们听到了一个匠人对艺术追求的脚步声,听到了他的匠心。
也正如水韵沙澧读书会资深会员邢俊霞《画从瓷上来》一文中所写的那样:钧瓷以窑变为美,正是泥与火的相识,才造就了形态万千的钧瓷,而这钧瓷所蕴含的端庄、古朴淳厚、不媚不俗的情愫,在这慢慢的光阴里温润着、风雅着、飘逸着。
讲座虽然结束了,但那体现匠心精神的一声脆响,仍响在每个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