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5月14日 星期
小记者参观市博物馆
学习家乡历史 感受人文风俗

小记者认真听博物馆老师讲解。
本报记者 张玲玲 摄

本报讯(记者 张玲玲)5月11日下午,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小记者们来到市博物馆,探寻漯河的历史,了解漯河历史文化及变迁。

当天下午两点,在市博物馆集合完毕并待工作人员交代过参观的注意事项后,小记者们兵分两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奇妙的博物馆探秘之旅。“首先进入的是新石器时代,这处房屋就是模拟先民生活时建造的,一旁是模拟先民做饭时的情景。通过情景再现,大家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先民的生活状况……”跟着讲解员的讲解,小记者们的思绪徜徉在远古时期的历史长河中。从新石器时代到唐宋元明清,一件件充满神秘色彩的文物,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令小记者们应接不暇。

“春秋初期,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中原的诸侯没有不屈从他的。但南方楚国的国力也在不断增强,楚王不但不服齐桓公,还要与他抗衡……”在一幅精美的壁画面前,讲解员生动地向大家讲起了“风马牛不相及”这一成语故事的来历,小记者们聚精会神地听着。

郝家台遗址、小商桥、贾湖遗址、岳飞和杨再兴……通过讲解员通俗易懂的介绍,加之逼真的情景再现,小记者们对漯河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漯河生活多年,直到今天才知道赫赫有名的典故来源地就在身边,感觉历史瞬间变得触手可及。”小记者王艺璇说。

采访中,不少小记者带着笔和本,一边听讲解员介绍,一边参观展览品,一边记录下要点,忙得不亦乐乎。“骨针、石钻,这些我都是第一次见,我准备把他们写作文里,所以特别记了下来,以防忘记。”小记者李炫臻说。

除了小记者,一起陪同参观的家长也没有闲着,他们纷纷拿起手机录像或拍照。“活动非常有意义,太长知识了,不过这些内容太多了,我担心孩子一时间消化不了,所以全程跟着,每个讲解点都录了下来,回去让她慢慢吸收。这些视频我准备发给她的同学和朋友,和他们一起分享,一起学习。”小记者石玟可的妈妈李娜说。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