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6月21日 星期

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记郾城区城关镇中政治教师孙文霞

■本报记者 李文姣

2014年8月,孙文霞从河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后,就走上了教师岗位。从教五年来,孙文霞饱尝了育人的艰辛、喜悦和幸福,同时,她也收获了荣誉。她的优质课《少年有梦》获市级二等奖;论文《多媒体在实现道德与法治课自主优质高效教学模式中的作用》获市级二等奖;先后被评为郾城区2017~2018学年度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工作先进个人,区级优秀教师。

同事们都说孙文霞是个开朗、乐观、工作积极、有着很强责任心的人。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说:“做老师只有责任心,没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不行的。要做就做一名学生认可、家长认可、学校认可、社会认可的好教师。我将朝着这一方向,不断探索、进取、努力完善自己。”

从教以来,孙文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待学生,她坚持用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开展教育工作,真心实意地去爱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对“潜能生”的帮助转化工作做到坚持到底,不见成效绝不罢休。在班级管理中,孙文霞扮演了多重角色。传授知识时,她是循循善诱的老师;照顾学生时,她是无微不至的慈母;在生活中,她是与学生畅所欲言的朋友;处理违纪时,她是对症下药的医生。在老师这个角色中,孙文霞显示了出色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深得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的信任和赞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孙文霞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新颖、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孙文霞整理编写了大量教学资料,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中,依据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确立了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为模式的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时孙文霞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简单的结论,而是注重方法指导,重视解题思路分析,积极创设问题的情景,进行探究性教学,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她一贯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开展分类推进、逐层提高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让优生“吃得饱”,又使学困生“消得了”。

孙文霞用心关爱每个学生,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她从不歧视学困生和纪律比较差的学生。相反,她常常给予班里的“双差生”更多关爱,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替他们排忧解难,疏导思想。孙文霞说:“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一群活泼可爱并日益进步的小天使。我和孩子们建立起朋友般的关系,我的付出得到了最大的回报。学生们进步了,家长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而我看着学生个个进步了,更是欣慰无比。”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