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6月28日 星期

汇聚团队力量 培育时代新人
——记市第二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文姣

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团队,也是一个知性而浪漫的团队。这支队伍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有着超强的战斗力,他们团结一致,奋勇争先,他们耕耘于三尺讲台之上,收获满树桃李。这支队伍就是市第二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

名师汇聚 各展风采

市第二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共有14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5名,中级教师3名,二级教师6名。他们有多人多次获得省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省级教学标兵、市级教学标兵等称号,以及省级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等奖项。

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在教学上各有特色:努力实践分层教学的杨玲玲;提倡语文课中“读”应成为一种习惯,“析”是锻炼学生思维手段的李健英;刻苦钻研历年中招题型,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们拿到高分的杨荷芳;用青春魅力激活课堂氛围的孙婉静;将传统文化与经典诵读有机结合,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井晓若;身怀六甲还坚持陪伴学生备考中招体育的王丹;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邢梦佳;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段小果;热爱阅读,文采斐然的殷姜颖……

群策群力 高效教学

在学校每周一下午的教研活动中,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汇聚在一起探究教研目标。组长李健英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不是盲目地教。如果教完了,学生什么都忘了,或什么都不会,那这样教就是无效的,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是方法、思维方式。为此,我们付出努力,以团队的力量攻克难关,为同行、学生搭建学科学习的平台。”语文教研组针对作文、阅读、文言文、诗歌、名著、书写等内容进行专题教研。每学期伊始,教研组成员反思上学期工作,总结成功之处与不足,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结合本学科特点共同制订贴合实际的计划。

教研活动按年级细分为三个备课组,各备课组集体备课,定时间、定任务、定中心发言人;统一目标、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资料、统一测试,所有教学资源共享。每位教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提高成绩,和谐中创造高效学习。

学生为主 关注发展

语文课堂上,老师们积极转变观念,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继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交流思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下,语文组更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他们创建了经典文化长廊,将名言名句张贴在上面,让学生抬眼可见,铭记心间;开展“晨读经典 午背经典”活动,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举行硬笔书写比赛,敦促那些游猎在电子产品中的学生不忘书写基本功。

青蓝相接 培育新人

为促使年轻一代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语文组鼓励年轻教师人人争上公开课,个个争当教学能手。他们在课前充分准备,精益求精,课后把讲课流程详细记录在案,反复斟酌。在全校公开课评比中,语文教研组的多名老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青蓝工程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加速器。在教学中,由师傅上示范课,徒弟通过上汇报课、课型展示课、学校公开课、组内观摩课的形式来检验自己的工作成效。备课环节,“师傅”“徒弟”积极搜索素材,完成教案设计;说课环节,大家积极发表建议,共同参与设计;评课环节,大家勇敢指出优点与不足,使每位老师都有收获。她们在备课中锻炼基本功,在讲课中磨砺性情,在说课评课中规范教学,在反思中寻求发展。

一个人独自行走可以走得快,但结伴而行可以走得远,团队更好地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强大。语文教研组人人乐教,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正在为更加骄人的成绩而努力拼搏。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