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说起健身的普及,从大街小巷的公共健身设施和健身房里的火热运动场景即可管窥一斑。然而公众是否对健身的价值有正确认识呢?近日,致尚YUE会籍经理王喜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颈肩、腰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低龄化,越来越多人加入健身队伍。但是,健身应有的价值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出现疾病后再进行治疗的手段。
从事健身行业工作以来,王喜阁接触到不少身体出现问题后才决定健身的客户。“就拿之前的一位男性会员来说,他27岁就有脂肪肝,体重达到近200斤,许多体检指标都出现了问题。医生建议他多运动。之后他就经常来健身房锻炼,花了几个月时间,身体状况终于有了改善。”王喜阁说。
这样的情况并非特例,王喜阁从中建立起自己对会籍工作价值的理解,即传播健康生活理念。“我希望所有人都能正确地看待健身,它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要像我说的那位会员一样身体出了问题才想到要健身。”王喜阁说,“咱们就说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得上就算你天天健身也治不好。但如果你在平时就保持健身习惯,患病概率就会降低。”
“健身不必非到健身房,只要有心,无论在家里、单位还是公园都可以健身。健身也不用非得请私教,现在许多手机软件就有健身教程。”王喜阁说,“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在教练的指导下健身肯定更安全有效。比如通过视频你虽然能学到动作,但没有人现场纠正发力要领的话,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采访结束前,王喜阁表示即使没有来健身房的打算,如果市民在健身方面有疑问,也可以到店里与她沟通。“我一定知无不言,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王喜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