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7月10日 星期

德高为师
——读《民国那些国学大师》有感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些疑问:何为大师?带着这些不解去查找资料。《辞海》有专条解释:一是指“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宗仰的学者或艺术家。”例如,国学大师、艺术大师等;二是指古代的太师,先秦时把周朝时的三公:尹伊、周公旦、姜尚称为大师,这是一种官职的名称;三是……再有就扯远了,就这本书而言,第一条就够了。本源上的问题解决了,那么这本书中的十位国学方面有造诣的大家,都能称为大师吗?

章太炎,国学造诣深厚,著作等身,不仅埋头治学,更是热衷于国之大事,民族大义,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年与蔡元培等合作,成立光复会。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世凯死后被释放。晚年愤恨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从这些行为当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是手擎大旗的斗士。虽说后来他的主张和观点与革命派相左,但章太炎的出发点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作为文坛巨匠,他和汤国梨的不离不弃、相濡以沫,让我们感到章大师人品的可贵。有这么为人敬仰的老师,才有章氏弟子满天下 :钱玄同、许寿裳、朱希祖、龚宝铨、周树人等。章太炎,大师中的大师。

香港中文大学,当今赫赫有名的学府,但鲜有人知道这所高等学府与钱穆有关,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由三所书院合并而成,其中就有钱穆创办的“新亚书院”。这是一位低调的大师,一生著作达到1500万字。他没有显赫的身世,12岁丧父,17岁辍学,为谋生计在乡村教书,但他没有沉沦,矢志苦读,发奋自学,在乡村一待就是十余年。这十年中,他在国学的研究方面成果不少,因发表《刘向、刘歆父子年谱》,1930年始被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来成为多所大学的教授。钱穆不仅学问作得好,课也讲得好。因为理念的不同,钱穆1949年逃至香港,1950年开始创办新亚学院,初衷是为了流亡的学生有学上,创办之初艰辛之至,书中有描述:“为了争取老蒋的支持,拜访老蒋,发现老蒋接待他的也是配发的糙米饭,竟然不忍开口……”由此可见钱穆的为人。

不论是章太炎还是钱穆,他们不为个人,为的是大众或学子,而且墨守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以修身齐家治国为己任,在品质上也是我们世人的典范,所以我想起陶行知的话:德高为师,大师也是如此。

至于四大导师中其他三位,因为名气大,评价的多,此处不再赘言。

还有四位所谓“大师”,我的认识是:德不配位。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评价丈夫学生黄侃一句话,可谓一针见血:有其文而无其行。刘文典虽然很有风骨,但他知道自己是个“二云居士”,为了鸦片为地主老财写墓志铭。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看书的同时也在告诫我们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切记德高为师。

市第二高级中学 赵勇君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