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曾洋
7月13日上午,张德贞老师关于家风的讲座,为我上了堂生动的家风家教课。
范滂的故事,最早是在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时知道的,我为漯河有这样的杰出人物而自豪。后来,我又专门拜读了范晔的《后汉书》,在其中的《范滂传》里读到了范滂的事迹,令我叹服感动的,不仅是范滂,还有范母。
范滂名高于世,不仅道德高尚,学问高深,而且以孝闻名。他在与这个世界诀别时,跪在母亲面前,泪流满面地对母亲说:“母亲大人,儿子不能尽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过悲伤。”
母亲亲眼看着儿子一去不回,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一种胸怀,她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为了国家而献出生命。范滂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俊杰,与范母良好的家教、范家优良的家风密不可分。范滂人生的绝唱中,范母就是那个最铿锵的音符。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习总书记还引用过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话来强调良好的家风家教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掌权者手里,还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里。古今中外,有良好的家风家教的家庭,优秀人才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就是苏轼一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除了与父亲苏洵的严格教育有关外,与母亲程夫人的良好教育也密不可分。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人家,她性格中有果敢的一面,也有仁慈的一面,更有值得我们现代家长学习的一面。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之一,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从范滂的母亲、苏轼的母亲,还有熟知的岳飞之母身上,我们看到了母亲对儿女言传身教的重要影响。
当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像苏轼、范滂、岳飞那样,但是,家长和孩子都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提升自己向上、向善、向美的能力和自觉。孩子是社会的未来,社会的希望,是社会风气的延展,让我们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努力做孩子的榜样,影响自己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道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