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7月19日 星期

项目引领促跨越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项目建设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雷会玲 张军亚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穿行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项目工地,记者能深刻地感受到这里涌动的赶超发展热潮。在这里,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繁忙奋战的项目建设者、轰鸣作响的工程车辆,生动地演绎着这座新城发展的“速度与激情”。

走进正在建设中的西湖学校,记者看到,教学楼内部装修已经完成,游泳池正在开挖,规划的400米标准跑道正在施工。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项目建成后,可容纳学生4020人,将有力地改善周边区域学生就学条件。目前该校小学部正在招生,计划招生150人左右,9月份小学部开学。

来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沙河沿岸景观带,只见河堤两岸绿草茵茵、鲜花斗艳,休闲设施已安装到位。在沙河东岸滨河景观带建设的党性教育基地——弘正园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七一”前夕,不少单位、团体组织党员来到这里,在宣誓墙前重温入党誓词,到镌刻着党的一大到十九大有关知识的石林中,了解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随着来这里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的党员不断增多,弘正园也成了新的网红教育基地。在位于示范区沙河以西、龙江路以北、沙湾路以东内外滩的体育公园里,有些市民在打篮球、踢足球,也有老人带着孩子在儿童乐园玩耍,这里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又一好去处。

作为一座在空地上建设的新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从建设之初,就非常注重辖区基础设施建设,破除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瓶颈,加快路网、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辖区环境。牡丹江路、龙江路、千山路南段3条道路已建成通车,沙河大道、沙湾路、云翠山路等道路开工建设;燕山路、玉泉山路(牡丹江路—龙江路)道路污水工程完工;牡丹江路沙河大桥竣工通车,成为我市又一标志性建筑。文化教育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除了正在建设的西湖学校,市第一中专新校区项目已开工建设;中华字书博物馆、职业技术学院产教园区、许慎文化学院项目完成初步方案设计。

优美的环境,不仅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成为示范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推动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签约落地。

漯河公路港(传化物流)项目,是传化物流集团在全国布局10大枢纽和160个基地中的一个公路港基地,主要投资建设豫中南区域物流企业总部办公中心、商务生活配套中心及司机之家和人才公寓、物流信息交易运营中心、智能立体仓储、零担专线、货运班车总站、智能车源中心、商业配套服务中心等。在项目建设工地,各类运输车辆在忙碌地工作,工程施工正在有序进行。

位于示范区临港产业园东片区的“双创”示范园,主要发展仓储物流、包装加工等产业,打造全市物流核心区。记者看到,伊利集团豫中南分拨中心项目、千易盛瑜伽器材生产项目已经入驻,园区有几条道路和“双创”孵化基地标准化厂房都在建设中。

漯河港是国家规划的主枢纽港、交通部和河南省政府的重点工程。(下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