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晓甫)“目前,俺村种植艾草和知母带动贫困户3户、困难户5户,种植蒲公英带动贫困户2户,每年每户可增收3000元左右。”日前,记者在召陵区青年镇砖桥村采访时,该村一位负责人谈起脱贫工作,信心满满,“今年引进的总投资500万元的红黄蓝节日灯项目正在安装调试设备,投产后周边上千人都有活儿干了。”
砖桥村的变化,正是召陵区抓党建促脱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召陵区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全区党建工作的一条主线,提升政治站位,统筹工作部署,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实现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级联动”
夯实扶贫责任
召陵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认真落实区、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进一步夯实区级主体责任、镇办具体责任、部门行业责任、驻村帮扶责任、村级包干责任和督查巡查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
区里成立由县级干部任组长的产业项目、政策落实、业务指导等6个专项工作组,实行县级干部分包镇办、贫困村、重点村、贫困户制度,让县级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
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对各镇(街道)基层党建工作观摩一次,重点对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整顿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清零”“消薄”等工作进行分析讲评,并把脱贫攻坚作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
“三个重点”
筑牢脱贫基础
党建做实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生产力。在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助力脱贫攻坚实践中,召陵区注重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强化组织引领,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
选好一个带头人。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突出“三有三带”标准,选准村级带头人,全区193个村(社区)全部配齐党组织书记,有致富项目的村党组织书记占68%。同时,加大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重点抓好精准脱贫、产业发展、实用技术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建设一个好班子。对排查出的19个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按照兰考“六步工作法”,大力开展整顿工作。通过整顿,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清零”,11个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消薄”,6个村由落后村变为先进村,19个村“两委”班子战斗力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干群关系显著改善。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