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7月25日 星期

力争做个好妈妈


■王春红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然而,现代社会的忙碌生活使得很多家庭经常面临“爸爸去哪儿”的尴尬,男人们都忙事业去了,很多女人虽也从事繁忙的工作,可一颗心仍挂在孩子身上,心随孩儿动。孩子从在母体中孕育开始,母亲的性情便会影响他们,在他们的成长中,孩子心理上最依赖最信任的多半是母亲。记得有一年春节晚会上的一个相声节目,孩子回家第一句话往往是大叫一声“妈”,一旦妈妈不在家,孩子就会对着父亲脱口而出:“爸,我妈呢?”让人捧腹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这种对母亲的依恋现实。我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或者“性格即命运”,但性格的培养和塑造,固然与很多因素有关,可母亲的学识修养、脾气性情、胸怀眼界甚至处事能力都时刻影响着孩子。

妈妈爱孩子,不是为他们提供事无巨细的保姆式生活照顾,而是要以自己的能力去影响和教育孩子。作为妈妈,我不应该只会给她做熟悉的一日三餐,也需要偶尔露一手自己新学的厨艺;不只给她置备冬暖夏凉的衣装,还要引导她提高着装搭配与审美水平;不只能骑电车去学校接送她,也能自寻攻略开车带她来个自驾游;能让她耳目一新、偶尔让小嘴惊诧成“O”型、让她鼓掌喝彩……我想成为能让孩子自豪的妈妈!这就需要不断的成长进步,要想给孩子一瓢水,自己必须有一缸水,甚至应该是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为母要思学,是为孩子的成长,更是为自己。孩子的思想和学识终有一天会超越我,待她有一天转身拥抱已不再年轻的我时,我希望自己不只会问孩子飞得累不累,也能偶尔陪她飞。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不是我们正确孩子就会相信,而是我们找到了正确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孩子才会欣然接受,所以需要通过学习提高的,不仅是自身素质,更有各种教育孩子的方法,会爱才是真爱。现在的很多孩子思想活跃个性十足,如果没有真功夫,还真的难以招架呢。

自古说“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可见女人是一个家庭的风向标。提到父亲,各种语境中都多说“父爱如山”。较之于男人的理性沉默,女人则比较容易感性善言。所以,母亲的语言、情绪,无形之中感染着家庭氛围,主导着家庭一方天空的阴晴变幻,进而影响孩子的性情。母亲性格平和,家庭关系和谐,孩子内心就有稳定的安全感;母亲易怒易悲,家庭的小船犹如在海浪上颠簸,孩子的心灵则易陷入恐慌和缺乏自信。很多做出一番事业的人在回忆自己的成长时,无不是受母亲的性情影响。朱德母亲在家中的勤劳、聪明能干伴随他的成长;胡适的母亲虽年轻守寡,却有着善良、宽容的性格,她刚柔相济、严慈并进,勉励儿子一心向学,最终鞭策儿子学有所成,一个母亲撑起了一个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家风建设时有很多话让我为之一震,“妇女在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他还引用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话:“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到掌权者手中,还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细细思忖,母亲能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材,这是对人类多大的贡献啊!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断言:“一位母亲,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你就是在培养公民;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中国亦有古语说:“闺阁是圣贤所出之地,母教是天下太平之源。”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兴衰,母亲在其中起着多么大的作用。

作为一位母亲,在不断读书学习的路上,我会继续上下求索,在生活的处处留心中涵养性情,在人生的风雨坎坷中反躬自省,不负“妈妈”那声让我内心甜蜜的呼喊。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