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7月25日 星期

培养孩子需要爱心与智慧


■李耀伍

渴望儿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孩子能否成才,父母责无旁贷。教育孩子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思考、去总结。

为人父母者,应尽量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央视有这样一个公益广告: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可见孩子多么渴望父母能抽出时间陪陪他们啊!李嘉诚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我们要尽可能推掉一切不必要的应酬,和孩子一起吃饭、聊天、读书、散步,检查作业、锻炼身体,去踏青、去郊游……想孩子所想,忧孩子所忧,乐孩子所乐,让孩子与我们亲近,愿意把内心的秘密告诉我们,避免孩子和我们产生隔阂,别等孩子的心理发生变化了,我们还毫不知晓。

父母应注重环境育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是学校,它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深入骨髓的影响。家庭最初灌输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为人原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作孩子的表率。我们要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家人之间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语言文明,尊重孩子的人格,给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同时给孩子布置一个安静舒适、清洁整齐、充满书香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学习时不受任何干扰。

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现在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生了女儿,就有了招商银行;生了儿子,就有了建设银行。好像有女儿的家庭是多么轻松。殊不知“男孩穷养,女孩富养”是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要教育好女儿,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金钱、时间和智慧。富养女儿,一是要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量满足她不过分的愿望,比如带她去吃她喜欢吃的各种小吃,参观她想看的景区景点,带她去逛书画展、看电影、看演出,带她去参加各种活动、聚会,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世能力,增长她的见识。二是要注重感情投入,文化投入。多创造条件,让她柔弱而单纯的心灵充满光明、温暖、坚信、乐观……让她的生活充满爱与幸福。让她通过多读书,参加舞蹈、书画、器乐演奏、文体活动等从小培养气质,逐步成为自信阳光、心怀感激、善解人意、性格温和、举止优雅的淑女,而不是娇气、蛮横无理甚至颐指气使的“小公主”。三是让勤俭成为孩子的主动意识,如果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有朝一日她自己的收入不能满足需求,或者家庭突然发生变故,她就很容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日常生活中该花的钱不要吝惜,不该花的钱一元一角都要计较,让她清楚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让她吃着鱼翅坐着大奔不笑,啃着馒头骑着单车不哭,穿上礼服能上厅堂,系上围裙能下厨房。四是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事务,尤其是关于孩子自己的事情,把各种选择的利与弊分析给她听,旁敲侧击地去影响她,通过长期的锻炼,力争孩子成为坚强独立、独当一面的人,而不是事事依赖别人的人。

父母亲要善于借力。荀子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一个水平很高的人本身并不一定很高明,关键是他善于利用别人的高明!家庭教育很重要,但不是万能的,我们家长要千方百计借助学校教育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短板。如何向学校教育借力?就要引导教育孩子热爱学校、喜欢老师、亲近同学。要向孩子灌输学校的引人之处,如高耸的教学楼、宽阔的运动场、环境幽雅的花园、知识渊博的老师、活泼可爱的同学等,让孩子时刻对学校充满向往,而不是提到学校就不愿意去。亲其师、信其道。在家庭中,要引导孩子多发现老师的可学之处、可亲之处、可爱之处、可敬之处。孩子喜欢老师了,也就喜欢上课了,学习的效果自然而然就会事半功倍。我们做家长的,平时要和老师勤沟通、多联系,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互补。与小伙伴的关系如何,影响着孩子在校的心情,进而影响着学习的效率。要引导孩子养成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微笑对人的习惯和品质。怀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多发现同学的优点,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多想别人的好处,既能与人关系融洽,又天天拥有好心情,不知不觉中就保持了浓烈的学习兴趣。家长万万不可在孩子幼小且纯洁的心灵中播种冷漠、敌对、偏激甚至仇恨的种子,那将会给孩子一生的命运带来不良的影响。

要因势利导,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喜欢了,就愿意去学,就会学得很好。我的女儿上幼儿园中班时想学跳舞,我给她报了舞蹈班。一年后,她不愿意再继续跳,对书画产生了兴趣,于是我让她去了书画班。每到周六,她就照常起床,高高兴兴去上书画班,中午吃过饭,认认真真完成书画班的作业。现在的她,不论是楷书、隶书,硬笔、毛笔,颜体、柳体,都能写得大小均匀,顿笔到位,像模像样。她的画也获得了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世界巡展特别金奖。这样既提高了她的审美意识,又增强了她的自信心,激发她更加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父母要做一个善于把握教育时机的家长。打仗要讲究战机,教育孩子也要讲究时机。孩子遇到困惑,特别渴望得到问题的答案时,家长应及时解答。孩子取得成绩时,引导孩子乘势而上,并让他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当孩子做了好事时,要肯定和表扬,培养他良好的品德。孩子犯错时,帮助他去分析错误,面对错误,改正错误。待客时,让他学习待人接物的礼仪。发现孩子对某一事物特别有兴趣时,要及时激发出他的智慧火花,引导他沿着自己的兴趣走向成功。吃饭时,讲讲美味佳肴的生产过程,让他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闲谈时鼓励他发表自己的“高见”和“新闻”,借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教育的时机很多,这需要家长用慧心去发现、用耐心去等待、用宽容的心去创造……

父母要成为一个聪明的“懒”家长。常言道 “勤父母,笨儿女;懒父母,巧儿女。”只有让孩子自己多动脑、多动手,他们才会变得聪明能干。我们要适当的“懒”一点儿,不做贴身保姆,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该懒不懒也不对,“懒”,也是一种智慧!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