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7月31日 星期

一片丹心育桃李
——记漯河实验高中教师孙发成

■本报记者 杨 旭

省级优秀辅导教师、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在长达数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漯河实验高中教师孙发成获得的荣誉非常多。日前,在对孙发成的采访中,记者挖掘出了荣誉背后的故事。

以身作则当表率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孙发成认为,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他每天坚持早出晚归,陪学生度过充实的校园时光。当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时,他一样用班规校纪约束自己;当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他首先做到忘我工作;当要求学生热爱劳动时,他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

孙发成在教学工作中一丝不苟。在课堂上,他采取启发式、讨论式、讲练结合式等方式教学,力求讲准、讲活、讲透每一个知识点,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板块化,让学生有效理解并掌握他所讲的内容。“如果把课讲得乱七八糟,就得不到学生的信任,也没有资格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孙发成说。

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孙发成从不迁就。他采取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自尊、自强、自信、自爱的人。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孙发成则通过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

关爱学生身心健康

教师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在教书的同时更好地育人。作为班主任,孙发成通过家访以及与任课教师、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建立学生资料库,从而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案。

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高中生往往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但同时又需要成人的关爱。因此,恰到好处的沟通和交流对高中生的心理发育十分重要。“其实师生之间的界限不必设置得特别明显。想让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老师首先要对学生交心,说说自己的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你当朋友,倾诉他们的烦心事。”孙发成说。记者电话采访了几位学生,在他们眼中,孙发成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即是“严父”,也是“慈母”。不仅如此,虽然自己经济并不宽裕,但孙发成每年都会资助班上个别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每次考试后,孙发成都会将成绩计入学生资料库,并分批找学生谈话,分析成绩变化原因。为了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孙发成自掏腰包奖励每次考试的班级前10名、单科前3名以及进步较大的10名学生。

提升教学质量

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孙发成不断探索,阅读了大量教育教学类书籍来开阔视野,并走出校门到外地听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在业余时间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主持过多个省级、市级课题并获奖。

身为学校骨干教师,孙发成不仅努力提升个人教学能力,而且带动青年教师一起进步。在担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期间,他经常组织开展有声有色的教研活动,使所有成员的教学能力都有很大提升。实行新老结对,对青年教师开展一对一、多帮一帮扶。孙发成辅导过的青年教师王立红曾在河南省高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青年教师范昕、张朝霞在孙发成的帮扶下成为学校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孙发成带领的班级在学校各项活动评比中经常名列前茅。在他和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应届生高考本科录取人数和比率屡创新高。“教师工作关系着孩子的前程,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我不能怠慢,也不敢怠慢,只能做得更好。”孙发成说。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