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 肖)年初以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围绕“质量强市”的总体战略目标,科学创新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强化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服务双龙雨污分流工程及交通北路、淮河路、崂山路改造等一大批城建重点工程,确保工程质量稳步提升。截至目前,该站所监督的30余项市政重点工程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实现重点工程质量零投诉。
优化监督模式。该站改变原来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模式,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同时建立质量预警制度,提高质量管理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改事后验收式监督模式为事前控制的质量监管模式,提升了监督效能,有效地避免了验收不合格返工造成的损失。
强化过程控制。为真实掌握现场作业面的施工质量,该站根据工程进度及巡查计划安排,采用不定期、不提前告知的方式开展巡查工作,有效增强了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及威慑性。同时,该站提出竣工验收标准化要求,目前已对具备条件的泰山路北伸、大学路改造项目采用了标准化竣工验收,进一步提高了市政工程竣工验收质量。为保证重点项目工程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及主体结构工程质量,该站成立专业的监督抽测科室,对重点项目工程制订监督抽测计划。
建立质量互评机制。针对市政重点工程集中施工的特点,该站建立由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参与的在建工程综合质量考评制度,组织人员定期对在建工程实施考评。同时根据考评结果,奖优罚劣,规范参建各方质量行为,明确实体质量控制要点,有效增强了参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意识,保障了工程质量。
创新检测技术。该站积极与市政工程指挥部、市城管局对接,在市政工程施工阶段首次引入管道潜望镜检测技术,使深处地下的管道工程清晰地显示在阳光下,既完善了工程质量检测手段,又促使施工企业加强质量自控。
该站从项目开工之日起,要求各施工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高标准配备管理人员并严格到岗履职程序,确保质量责任制的落实。同时施工中严格落实“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度,确保完成精品工程的质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