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鹤琦
7月24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2019年上半年工作目标任务观摩汇报会,一组组数字让人眼前一亮。
1月至7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突破了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了10%;
卫龙第二工业园4月开工建设,9月将投产,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宏途食品一期10月将投产;统一面制品项目已完成室内装修,成为统一公司在大陆唯一具备饮品、面制品全品类生产能力的一个园区,面制品生产能力也从1分钟100桶提高到450桶;
……
此次观摩汇报,是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前营商环境一次最好的“检阅”。哪里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喜人的数据折射出的是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商环境的巨变。
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全局着眼,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以优良营商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营造便利高效政务环境、开放公平市场环境、公正透明法治环境、诚实守信信用环境,努力打造全国、全省营商环境新高地。
自此,经济技术开发区吹响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一场转作风、抓改革、强配套、优服务的“攻坚战”在全区上下全面铺开。
转作风。动真碰硬,剑指部门“推拖绕”,针对不讲政治不愿干、不求实效不真干、不想担当不敢干三大问题,在“聚焦、碰硬、深入”上出实招。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抓起,从整治本部门、本单位突出问题抓起,追根溯源、精准发力、综合施治、强化措施,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抓改革。建设性项目行政审批缩短至38天,企业登记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新办企业首次申领发票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印章刻制及备案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效率领跑全省,被评为“外商眼中最佳投资园区”。
强配套。2019年,该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为历年来最大。从年初到现在,开工、通车的道路有20多条,年底可实现湘江路东西贯通,北区规划二路以及漓江路、玉山路、规划五路的联通。(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