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8月12日 星期

“心”“行”合一抓创建
——市侨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张晓甫

每月网络文明传播考评成绩名列全市前茅;安全教育、文化宣传等各种活动在社区扎实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在基层乡村持续发力……近年来,市侨联“心”“行”合一,以“行”践“心”,扎实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干部职工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单位上下“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浓厚氛围业已形成。

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活动。制订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开展文明科室、文明职工评选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漯河市民文明公约》《漯河市民文明行为规范》,观看文明礼仪宣传片,在办公场所设置文明有礼宣传提示牌,在市侨联官网发布“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使干部职工将文明有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志愿小组开展文明上网活动。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小组,前往海河路周边网吧和嵩山路联通营业厅开展网络文明志愿宣传活动,传播文明风尚,展示文明风采。该单位每月网络文明传播考评成绩均名列全市前茅。

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按照全市志愿者服务星级管理办法,落实志愿者队伍注册登记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制度,注册率达100%。及时对志愿者进行认星登记。上半年先后开展文明出行、植树造林、义务献血、清扫积雪、社区卫生大扫除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定期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周五定期在分包社区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印制并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让居民及时掌握防火、防盗、安全用电知识。组织志愿者多次在泰山社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创建知识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春节期间,市侨联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家庭。“六一”儿童节,组织学雷锋志愿者小组看望慰问临颍县石桥乡桥南村的留守儿童,捐赠儿童服装78件,价值6000余元。今年3月份,市侨联志愿者到源汇区问十乡陶桥村陶改良家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为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并主动帮其打扫庭院、打水浇菜。

积极参与帮扶共建活动。1月27日至29日,市侨联班子成员带队到各县区开展节前慰问贫困归侨、侨眷活动,如到3515工厂、郾城区、临颍县看望慰问归侨罗银安、侨眷张诚娟等37名贫困归侨、侨眷和侨界代表,送去生活用品和慰问金。今年5月份,市侨联党组成员带领志愿者到问十乡陶桥村特困群众家中,为他们送去米、面、油和粽子等物品和节日的祝福。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