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8月28日 星期

把爱洒向每一名学生
——记漯河实验高中教师宋晔

■文/本报记者 李林润

图/本报记者 范子恒

“市优秀教师”“十佳青年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市骨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省骨干教师”……一个又一个的荣誉称号,是对实验高中教师宋晔15年任教工作的认可与鼓励。近日,记者见到了宋晔,对她进行了采访。

见到宋晔时,她正在办工桌前整理教学材料。当记者问他任教这么多年来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时,她回答说:“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升业务能力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宋晔坚持学习新理念、新方法,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及时总结和反思。作为一名勇于创新的教师,在教学中,她注重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恰当地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在教学中,宋晔认真备课、上课,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她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

在我市语文教研课评比上,她的课堂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效果非常好,获得了教研员的一致称赞。同时,宋晔还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的科研活动,研读新的教育理论,积极思考并撰写大量的读书笔记,先后撰写科研论文23篇,其中参编的《学习方法指导》在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她还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在探索中前进,在学习中成熟。

在班主任工作中,宋晔从“爱”出发,从“严”入手,在“效率”上做文章。她认为激情和思想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备的素质,她努力做一个有激情的教师,一个积极向上的老师,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作为班主任,宋晔始终把“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的教育原则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把真诚和关爱送给每个学生。

宋晔班上有一名学生,因为对学习没兴趣,成绩不理想,他就想放弃高考去当兵。宋晔知道后对他说:“我有个弟弟和你年龄一样,如果他想去当兵,作为姐姐我会告诉他,你可以考军校,即使不能上军校,上大学之后仍可以申请当兵,这个起点要比高中毕业去当兵要高得多。”宋老师对待他就像对待亲弟弟一样,帮助他、鼓励他,“距离高考还有将近5个月,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最终这名学生回转心思,用心学习并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宋晔得知这一喜讯,十分欣慰,并资助他500元学费。如今,这名学生见到她,仍亲切地称呼她“姐姐”。

对待学生,宋晔更是倾注了满腔的心血。把“后进生”当成“后劲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坚持只激励、不指责,只帮助、不埋怨的原则,努力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错误。对待优等生,宋晔没有因为他们的“优秀”而忽视“教育上的盲点”,及时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心理倾向和错误行为。这么多年来,宋晔始终牢牢把握这样一条原则——把爱洒向每一名学生。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