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艳彬 杨 淇
今年,由原市农业局、原市委农办、原市蔬菜办等单位组建成立市农业农村局。自组建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坚持“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抓手,不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创建工作入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明单位是一个单位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创建活动有利于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文明形象。市农业农村局强化组织力量,严格落实责任,完善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领导挂帅、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在办公场所悬挂标语、在电子屏幕上播出宣传口号、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在全局营造“人人都是精神文明建设主体,人人都是文明单位主人”的浓厚氛围。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入推进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结合全市“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说文明话 做文明人”活动,在全局推广、普及基本礼貌用语和公民道德规范,告别 “十大陋习”。认真组织开展“文明出行 和谐漯河”志愿服务、“党员奉献日”、“送温暖 献爱心”扶贫助困、“慈善一日捐”、“爱心助学”等各项公益活动,培养了全局干部“奉献一片爱心 共建和谐社会”的高尚道德情操。
从转变作风开始,规范服务推动发展。市农业农村局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内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促进了作风转变,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全市农业农村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深入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优质、高效、文明。
坚持把干好本职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作为全局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重点工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今后,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农业农村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