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甫
王彦阳
蚊蝇乱飞、恶臭难闻的坑塘被彻底整治,有的变成了良田,有的成了鱼塘……近日,记者在舞阳县九街镇部分村庄看到了这样的可喜变化。脏乱差的荒坑荒片既影响农村环境,又严重浪费了农村资源,是长期困扰农村的“老大难”问题。九街镇结合本镇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四议两公开”等有力措施,引导群众开展废坑、废塘集中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推行土地整治,美化村容村貌是今年镇上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村党支部对这项工作进行了研究。今天村里专题开个‘两委’会,大家商量下看这样做是否可行……”7月中旬,九街镇朱庄村“两委”会上,党支部书记朱海民给村干部介绍了荒坑荒片整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咱村里坑多,但都是污水坑、干坑,有些人还经常往里面扔垃圾。咱们准备结合土地整治,把坑里的稀泥挖出来,将坑塘公开承包出去,挖出的稀泥填到村东南角的坑里,平整出土地用来种庄稼。”朱海民继续介绍道。“我没意见,坑塘脏乱差,夏天臭气熏天,早该整理了”“我没意见,坑边有俺的三棵杨树,我先刨了,不耽误平整地”……村“两委”班子成员争先恐后发表着意见。
脏坑被整修一新,老坑被新土填上,挖出来的淤泥变成了沃土……朱庄村先后整理出荒坑荒片二十多亩,坑塘旁边还栽植了绿化树。目睹到村里这些变化,群众无不拍手称赞。
“开始整地时心里没数,涉及某些个人利益,怕有阻力,弄不好。实践证明,啥事儿只要公开,按照‘四议两公开’的要求程序操作,再难的事儿也好办。”看着眼前的一切,朱海民的心里更加敞亮了。
据介绍,针对部分村庄废坑、废塘多的实际,九街镇鼓励村民大力开展集中整治,今年将整治出空闲地4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