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彦平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教育学生继承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培养我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起点。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对学生强化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对此,我们应该勇敢地负起责任,切切实实地加强写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呢?
教师给学生做好的示范
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教师平时课堂板书、批改作业时,都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个别辅导时,老师可以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自己写一写,无形中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不但可以矫正自己的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还让学生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一年级是进行执笔和写字姿势教学的关键时期,老师要不断进行示范与矫正,让学生明白正确的坐姿——头要正身要直,手脚放平,眼距桌一尺,胸离桌一拳;执笔方法是手腕触纸,拇指食指握笔,中指紧贴笔身,指尖距笔尖一寸,笔杆向右后倾,笔尖朝向左前方。让学生反复练习写字姿势,对掌握得不好的学生逐一讲解、示范、纠正。 开展写字姿势比赛,由个人赛到小组赛,从树立榜样到养成习惯。明确写字姿势不规范的危害,做到姿势不规范不动笔。写字不光是写字课、语文课的活动,它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为使学生养成姿势正确的写字习惯,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各科老师沟通,上课时做到要求一致,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请他们在孩子写字出现错误姿势时,及时予以纠正,配合学校规范孩子的写字姿势。
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注重基本笔画。每一个字都是由基本的笔画构成的,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每一个汉字都具有起笔、运笔、收笔的程序。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教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打下好的基础。第二,引导学生认识字的偏旁。大部分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些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第三,把握字的结构。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写好生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最多。这样的字要求做到左右基本等高,然后再看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分也要均匀,上中下结构的字每个部分要写得扁而宽。
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把字写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凡是对于他们喜欢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根据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可以给孩子们多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之情。特别是生动地讲解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时,能够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探究之情。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在班里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齐心协力 严格要求
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的习惯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仅靠几节写字课,我们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与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合作,齐抓共管,认真检查学生的每一次家庭作业。教师也应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逐步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
(作者单位:召陵区青年镇前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