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

书写新时代脱贫攻坚壮丽篇章
——我市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刘 丹

全市2.4万户7.8万人顺利脱贫,退出贫困村161个;拨付专项扶贫资金16757.19万元;新开工建设170个产业扶贫项目;项目对接资金22631.64万元;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388人,有就业意愿和培训意愿的已经实现全部就业、全部参加培训……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部署精神,狠抓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带领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尽锐出战,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高位推动

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市上下凝心聚力、全力以赴。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脱贫攻坚亲自抓、亲力亲为,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市级领导联系县区、分包乡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分工进行部分调整,各县区均建立领导联乡包村工作机制,全市形成了四级书记亲自抓、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工作局面。

围绕落实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漯河市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聚焦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金融扶贫“三大硬仗”,突出高质量脱贫、防范返贫致贫、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防范各类风险、加强问题整改“五个重点”,实施健康扶贫行动、教育扶贫行动、扶贫助残行动、危房改造清零行动、扶贫扶志行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六项行动”,对全年工作进行统筹谋划,确保2019年实现4000人高质量脱贫、剩余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通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和以脱贫攻坚为主的常规巡察,以及市电视台《百姓问政直通车》、市广播电台《铁面问责、直面整改——漯河党风政风热线》等栏目,进一步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落实,推动问题解决。强化对脱贫攻坚战线干部的关爱激励。今年以来,全市共提拔重用脱贫攻坚战线干部187人,其中县级干部59人、科级干部128人。

在全市开展村级组织带头人责任能力提升、驻村第一书记责任能力提升、驻村干部派出单位后盾作用提升、“阳光村务”规范提升和行业扶贫成效提升“五个专项提升行动”。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责任,传导压力,增强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开展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评估调整工作,共调整撤换42人,并将通报、召回情况纳入年底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扣分事项,督促驻村第一书记和派出单位真正扛起责任、干好工作、树好形象。

主打三大硬仗

为使扶贫从输血转向造血,我市把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作为增强脱贫动力、实现高质量脱贫的有效抓手,集中精力主打三大硬仗。

产业扶贫方面,依托现有产业和资源基础,大力发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实现增收。截至8月底,全市2019年新开工170个产业扶贫项目,资金投入总额14436.85万元,竣工率91.18%,资金拨付率75.76%。

就业扶贫方面,通过开展“三知”(对贫困户知其名、知其情、知其需)“四送”(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活动,建立贫困劳动力数据库和就业、培训台账,坚持做到“一月一排查,动态清零”。(下转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