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鹤琦 通讯员 曲从俊
金秋时节,行走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城建一线,处处热潮涌动,一派“大会战”“大建设”的发展景象扑面而来。双创大厦项目施工现场,一座造型别致的大楼已初具雏形,引人注目。该大厦总高23层,是目前全省单体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的钢结构建筑,建成后将为投资者提供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结合,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吴玉培坦言,随着开发区经济指标不断上扬,辖区居民、企业不断增多,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不仅是民生诉求,也是开发区提升竞争软实力和实现大招商招大商的一大法宝。
秉承这样的思路,2019年以来,开发区紧扣功能区发展定位,以满足辖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为目标,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开启“大城建”新格局,不断提升城市品位,集聚发展优势,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全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速度均为历年来最大和最快。
开发区成立由党政一把手牵头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领导小组,以及区分管领导为指挥长的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区百城建设提质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并印发《开发区百城提质工程暨城市“双修”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进一步夯实责任。实行“一企一策”、挂图作业、现场办公,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狠抓融资保障,狠抓过程管理,为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
在系列“组合拳”推动下,开发区城建重点项目建设高潮迭起。
路网体系日趋健全。2019年以来,开发区先后投资9亿元,持续加大城市道路建设投入,补齐、织密城市路网体系。南环路(樟江路)东伸,将湘江路、樟江路打造成为东西交通快速通道,打破了市区南部东西快速路缺失的局面。从年初到现在,全区开工、通车道路20多条,年底可实现湘江路东西的贯通,北区规划二路以及漓江路、玉山路、规划五路的联通,将构建起八纵八横的城市路网框架,打通“大动脉”、打造“微循环”,实现路网全覆盖。计划2020年启动发展路上跨高速立交桥建设,建成后将极大提高城市东西道路通行能力。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