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

书写新时代脱贫攻坚壮丽篇章


(上接1版)发挥就业扶贫基地作用,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实行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金融扶贫方面,对贫困户开展金融扶贫知识宣传。组织涉农金融机构和乡镇对所有贫困户逐一排查,共排查出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972户,已发放贷款的贫困户占比87.2%。因户施策地推出“肉牛贷”“葡萄贷”“蔬菜贷”等金融产品,较好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等问题。截至7月底,今年新增户贷率达5.08%,无逾期贷款发生。

突出工作重点

坚持问题导向,以整改落实补齐攻坚短板。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指出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和《河南省2018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整改方案》要求,全面彻底整改落实。截至目前,中央专项巡视指出3类14条问题、国家和省考核反馈涉及漯河市需对照整改的78条问题,已全部对照整改完成;其中21条已纳入日常工作持续推进。

抓好资金项目管理。调整完善项目库,积极探索研究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指导各县区对已经建成的项目摸清底数,建立台账,逐项登记扶贫资金来源、资金规模等情况。

抓好防返贫。把防止返贫、高质量脱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减贫防贫“两手抓”的工作思路,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其中舞阳县、召陵区已经进行了先行先试。

狠抓政策落实

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实施“行业扶贫提升行动”,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健康扶贫方面,确定门诊重特大疾病35种(上级要求25种以上)、门诊慢性病19种(上级要求15种以上),报销比例由65%提高到85%,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5万元下降到7500元,合规自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0%~95%。对全市480名患25种大病人员全部开展救治,救治率达到100%。截至8月31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门诊重特大疾病报销22727人次、739.85万元,门诊慢性病报销24992人次、350.44万元;住院待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16934人次、6124.66万元,大病保险报销1948人次、756.06万元,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销6012人次、393.8万元;医疗救助22913人次、1273.14万元。摸排农村贫困人口和边缘户65471人,为符合条件的16486人办理了慢性病门诊证。

教育扶贫方面,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失学。今年春季学期,全市共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7万人次、为困难学生发放资助金920万余元。

饮水安全方面,目前全市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建设进度达100%。

危房改造方面,截至7月底,全市1300户危房改造任务已完成,开工率、竣工率均为100%。

贫困残疾人帮扶方面,为贫困家庭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救助,为有辅具需求的建档立卡残疾人免费适配辅具,对新入的186户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狠抓关键环节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我市结合实际,开展深化村级集体经济“双增行动”,全面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在省定28个扶持发展集体经济试点村的基础上,选定505个村作为全市集体经济发展重点村,实行项目化管理推动,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专项扶持。截至目前,全市103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清零”,全市16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有村集体收入,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有149个。

全面推进社会扶贫。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团体)、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营造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浓厚氛围。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改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不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截至7月31日,全市创建“四美乡村”66个、“五美庭院”13225户,新改造户厕4.6万座。

加强扶贫干部培训。围绕能力素质和工作效能提升,持续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培训教育。截至目前,全市(包括各县区)累计开展培训32期,培训人员近10740人次,占省定计划的111%。

狠抓制度建设

我市始终把抓好体制机制建设作为谋划长远工作的基础,以机制创新保障攻坚成果。

科学考评促规范。从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扶贫项目资金4个方面设定考核指标,并分类细化,规定加分项、扣分项和否决项,增强考评工作的可操作性。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督导考核的衔接,增加脱贫攻坚工作的权重。

“双向交办”攻难点。实行县区、市直相关部门向市委、市政府呈办问题,市委、市政府向县区、市直相关部门交办问题制度,以准确发现、及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强化督查抓落实。对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实行“两单一会一通报”(“两单”即督查巡查申请单和督查巡查交办单,“一会”即召开培训会,“一通报”即印发督查通报)制度,以合理调配力量,增强督查巡查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