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在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哮喘。经过长期规范化的治疗,大部分哮喘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完全控制或是良好控制。
5岁的斌斌在2岁时,被确诊为哮喘。只要变天或者感冒,斌斌就容易咳嗽,咳得厉害的时候根本无法进食。后来,市二院儿童哮喘专科门诊按照哮喘规范化治疗后,斌斌每年冬天都能“平安”过冬了。
市二院小儿呼吸、内分泌科主任郭先锋提醒患儿家长:哮喘的治疗,药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避免触发因素。哮喘的触发因素有过敏原、被动吸烟、空气污染、 呼吸道感染、运动和过度通气、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食物添加剂和药物等。这些触发因素中,过敏源的接触与哮喘发作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积极查找过敏源很重要。当孩子近期反复发作的时候,家长要观察孩子是不是在接触过敏源,枕头(如鸭绒枕)、毛绒玩具、布艺沙发等是尘螨集聚地,宠物的皮毛也是常见的过敏源。
为预防呼吸道感染,家长和孩子应做到:
1.不去商场、影院等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好的公共场所。
2.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哮喘患儿在稳定期可以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如骑车、慢跑、游泳、跳绳等。
3.根据天气冷热及时增减衣服。
4.培养孩子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5.保证孩子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6.合理营养,不偏食挑食。
7.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儿童常见传染病。
为了避免或减少急性哮喘发作,治疗上要注意:
急性发作期或开始治疗时,应有强化治疗阶段,使哮喘症状尽快控制和肺功能尽快恢复到最佳状态,逐渐过渡到稳定期的治疗,这样有利于病情的长期稳定。建立长期治疗方案,长期规律吸入激素气雾剂是基础治疗。对于中重度患者,除吸入激素抗炎以外,宜联合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药、口服白三烯调节剂等药物。联合用药时能明显提高疗效,并可减少单药的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对严重过敏的孩子,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可以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疗法),针对过敏源不确定或者无法进行脱敏治疗的患儿还可以尝试抗IgE(人体的一种抗体)的生物靶向治疗。
良好的依从性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为患者及其家属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提高积极治疗的主动性,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才能保证疗效。市二院提供
诚信二院·健康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