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婴幼儿容易患上哪些皮肤病,又该怎样进行预防呢?市二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朱金鸽对此做出解答。
冬季宝宝常见的皮肤病:1.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一般认为与过敏有关,多发于冬季寒冷干燥时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好发于颜面和四肢,可呈局限性或泛发性。湿疹最主要的症状是瘙痒难忍,常因搔抓形成糜烂面,并有浆液性渗出及结痂。2.寒冷性荨麻疹。在诸多外部原因中,寒冷是寒冷性荨麻疹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在冬天有风的日子最易发生,孩子皮肤局部或全身会出现大小不一、数目不定、伴有剧痒的水肿性实质性风团。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身上,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
如何预防:1.皮肤保湿。秋冬季给宝宝洗澡的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35~37摄氏度为宜),用弱酸性的清洁用品,洗澡后涂上含油脂的护肤霜。2.注意保暖。冬季应加强婴幼儿肢端和暴露部位的保暖,并保持干燥,但受冻后不宜立即加热或用火烘烤。儿童、过敏性、瘙痒性皮肤病患者宜选择宽松的棉质衣物。3.调节饮食。冬季新鲜水果蔬菜减少,会造成宝宝维生素摄入不足,应注意补充。口角炎患儿要补充B族维生素,动物肝脏中富含的维生素A可缓解皮肤干燥。4.加强运动。冻疮患儿应加强运动,增强对冷环境的适应性,提高身体免疫力。5.坚持防晒。紫外线是皮肤老化最主要的原因(约占90%),坚持使用防晒护肤品,能有效预防皮肤老化。6.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皮肤的颜色、光泽是体内气血、脏腑情况在外的表现,晚上是皮肤最好的休息时间,应帮助宝宝在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7.治疗原发皮肤疾病。
朱金鸽提醒,如果手部皲裂是在宝宝手部有湿疹的基础上加重所致,除了要注意避免各种诱因,还要让宝宝少接触酸碱物质、化工制品等。
市二院提供
诚信二院·健康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