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

市容市貌大提升 市民生活更舒心

蓝天白云、碧水绿树交相辉映,我们的城市愈发显得妩媚动人。本报记者 焦海洋 摄

■本报记者 左素莉

无论是主干道或是背街小巷,都平整干净;道路上,车辆停放整齐有序,看不到占道经营和出店经营现象;已进入冬季,但游园、广场乃至桥上,菊花依旧在盛放,把城市点缀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近年来,特别是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通过开展市容市貌大提升行动、完善硬件设施、整治背街小巷等,市容市貌不断得到改善,城市越来越美、净、绿、秩序井然,大大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市容市貌大提升

市容市貌是城市的“脸”,我市不断提高市区主次干道、商贸街区等公共场所保洁水平,让这张“脸”每天都被洗得干干净净。增加路面清扫清洗频次,做到路面一尘不染,看不到烟头、果皮、痰迹和动物粪便等。认真落实好道路分级“以克论净”指标的落实,市区“以克论净”达标率达98%以上。对垃圾量较大的中转站进行重点管理,确保站内垃圾得到及时清运。按照方案部署,有序、高效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做到垃圾分类到位。进一步加强公厕卫生管理,确保公厕保洁及时,无明显异味、墙体无乱张贴乱涂写现象。

大力整治经营秩序,整治占道经营,取缔各类流动摊点、马路市场及农贸市场外溢摊点,整治城区主次干道沿街门店店外经营、乱摆乱放、乱扯乱挂等现象。在流动商贩治理过程中,执法支队以取缔文化路占道早集市为突破口,认真践行“721”工作法,积极与小商小贩建立和谐关系,通过“劝、帮、疏”等温情执法方式,引导流动商贩到建新路市场集中设摊,加以规范管理,在为商贩寻找解决生存之道的同时,真正还路于民。

今年5月份以来,我市对试点路段的门头牌匾进行清理规范,实施门头牌匾综合提升整治行动。按照整齐美观、不失个性的原则,全面整治市区沿街门头牌匾,清理“一店多招”、异地设置的标识招牌,清理各类违规设置的标识招牌和电子灯箱,对不符合规定的店铺多余门头和未按期整改的牌匾依法进行拆除,并按照要求规范设置。目前,泰山路、汾河路、祁山路等试点路段沿街门头牌匾已全部实现规范化设置。截至目前,累计整治门头牌匾1117处,立面整体改造63处,拆除已改变用途的邮政报刊亭40座,拆除广告性质的灯箱式路名牌149个,(下转2版)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