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姣
前不久,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19年河南省中小学“书香校园”“书香班级”评选结果,召陵区翟庄中心小学被评为“书香校园”,是我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学校。
近年来,翟庄中心小学以“沐浴书香 德馨满园”为主题,以“沐浴书香 放飞梦想”为口号,努力创建“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塑人格”的书香校园,培养广大师生“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该校将创建“书香校园”列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联合市新华书店开办学校图书室,藏书近9万册,每年都会更新书籍,并配有两名专职图书管理员。走进学校图书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书架,书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图书。图书室内环境优美,照明充足,管理规范,全年对学生开放,节假日不休息,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基础保障。
为让学生真正做到“好读书”,学校出台了图书借阅管理制度,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开发校本教材《博学雅诵》,规范每年的晨诵内容,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并记录每日读书背诵内容。做到每周有评比,每学期有考核、有总结。
学校充分为青年优秀教师搭建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平台,促进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基本功比赛,如优质课评比、优秀论文选评、课件制作评比等专业技能比赛。组建“青蓝教师成长工作室”,为每位爱学习、乐于进取的青年教师制订年度成长规划。请校内外名师对青年教师的基本功(三字一画、普通话、读书写作能力)进行训练;通过磨课、研讨,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考核。
学校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年必须认真阅读2本教育专著和4本教育论著。每位40周岁以下的教师在认真阅读学校推荐书目的同时,要写好教育随笔或教学论文。每位教师每周进图书室、阅览室的时间不少得于2课时,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读书笔记”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同时,做好教师读书笔记推荐工作,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杂志上发表。
该校经常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该校负责人说:“要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享受。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在书香校园里营造精神家园。”
资源整合,好书共享。针对个别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藏书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要的实际情况,各班级开展“好书共享”活动,学生在班内交流、互换读物,丰富读书资源。在班级设立“图书角”,整合学校、班级、个人的图书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目前,学校人均藏书量达50本。
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细流汇成江河,跬步终至千里。各年级学生坚持做到每天晨诵15分钟、午读30分钟,每周写两篇日记。每个学生准备一本读书笔记,用于摘抄佳句佳段,或编写阅读提纲、写体会等。每月进行读书笔记评比,树立优秀学生典型。每次家长会,学校都会向家长宣讲读书的重要意义,让家长明白读书能改变人生,号召家长参与亲子共读活动。
“书香校园”建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凸显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喜人成果。愿读书能够成为学生们的习惯和乐趣,让他们在溢满书香的校园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