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 肖)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切实解决企业所急、所困、所盼,年初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动作为,创新服务举措,在加快平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该中心率先在全省实现从受理、开标到评标的全流程“不见面”交易模式,为投标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不跑腿”。目前,全市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土资源交易活动已全部实现“一网两库”和市、县一体化管理目标,全市所有进场交易项目全部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截至11月底,该中心共发布招标公告1549个,完成各类交易1241宗,交易额100.35亿元,为政府节约资金4392万元,为企业节约费用381.8万元。
据悉,9月10日起,该中心在CA认证上已实现数据互通,投标企业在升级CA锁(CA数字认证证书的简称)后就可参与安阳市、新密市、商城县、舞阳县的招投标活动,真正意义上实现“一锁在手,多处可投”,最大限度减轻交易主体的投标成本,提高招投标效率。
为进一步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12月4日上午,该中心与工商银行漯河分行、市小微企业发展基金领导小组正式签署金融合作协议,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登记入库企业开展“中标贷”业务。通过“中标贷”,我市金融机构可以依据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项目的中标结果,采取无担保、无抵押模式,凭中标通知书和合同,给予中标企业贷款支持,实现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融资需求与供给信息互联互通。
此外,该中心建立实时远程培训、线下辅导培训和在线学习培训三位一体的混合式培训体系,按节点稳步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近年来,该中心分节点、分对象、分层级分别对进驻我市的300余家代理机构、近7000家入库企业和我市近60个行政监督单位,进行了近百场电子招投标交易系统应用培训和多场电子交易系统知识考试,赢得入库企业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