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她带四年级时,班上有个叫小凯的学生,听课习惯不好,作业也写得很乱,让许多任课老师不省心。但是,于晓红发现他在课堂上很喜欢回答问题,特别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虽然有时思路不对,但这说明小凯是一个爱思考的学生。于晓红对他的关注开始多起来。
一次学校举行数学竞赛,于晓红在班里提出给小凯一个名额,可有些同学认为小凯成绩不够突出,提出了反对意见。于晓红却十分相信小凯,坚持让他参加。小凯很惊讶,也很高兴,全力以赴地准备起来。不久竞赛结果出来了,小凯虽然在年级里没有夺得名次,但在班里为数不多的参赛学生中居然名列第二。于晓红及时表扬了他,同学们也都为他鼓掌,向他表示祝贺。此后,小凯变了,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规范了许多,数学考试成绩也经常名列前茅。
小凯妈妈对孩子的改变非常欣慰,
十分感谢于晓红。于晓红告诉记者,一至三年级时,小凯妈妈曾多次向任课老师提出想让小凯参加数学竞赛,却一直未达成心愿。她对孩子的教育也收效甚微,有些泄气。“上四年级后她一直没和老师交流过孩子的情况。”于晓红说,没想到自己的一次坚持竟让小凯有这么大的转变,不仅圆了小凯妈妈的心愿,也让小凯妈妈对孩子的学习重新树立了信心。
“所以,相信和尊重学生,才会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于晓红说,由此可见,不能只喜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绩上、思想上的后进对有些学生来说只是暂时的,要相信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们都会得到进步和成长。
教学工作中,于晓红时时将目光锁定在课题研究上,曾承担《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实施有效研修,引领教师在学科建设中发展》的课题研究,
现在承担的国家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数学意识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和学校的微型课题《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正在研究中。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战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及时感受到数学中的乐趣,是于晓红孜孜以求的。
学校要出《新课程采风》一书时,决定由晓红来当责任编辑。“那段时间,我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要完成定稿、打印、校对、设计文本等工作。”她说,在编辑过程中,她认真阅读了各学科的文章,不仅丰富了学科知识,还历练了她各方面的能力。
“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使自己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发挥最大价值。”采访的最后,于晓红说,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我为人师所必须要做到的,我的青春也在这平凡中绽放出光彩。
■文/图本报记者李林润
于晓红是郾城区实验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30余年了。这些年来,她始终认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伸出热情的双手,怀揣热诚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采访中,于晓红向记者讲述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