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生
“我要吃零食,我要吃土豆。”一脸焦躁的女儿猛地推开卧房,风一样卷过来,扑在我的背上又捶又打:“爸爸,你给我买零食,你给我买土豆……”
正在电脑前忙活的我无奈地回过头:“乖,现在是防疫的关键时期,电视上、网络上都在说‘家有一口粮,就不能外出’嘛。”
“我看外面广场就有人走动,咱咋就不能出去呢?”她烦躁地大声冲我和她妈发火:“人家都敢出去,就你们怕这怕那!”
她一边说,一边狂躁地围着卧室的大床趿拉着拖鞋走来走去,“橐橐”声如鼓槌儿擂在我心。看到她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样子,我说:“你讲点儿公德好不好?你这样走来走去,楼下仿佛打雷一样,这样打扰别人,你好意思吗?”
“走走有啥!难道还不让人动了。”女儿的火气更大了。
看到这种情形,妻子也怒了,对我说:“不要理她。”
想想也是,从腊月二十八起,她就没再出过门。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几十平方米的封闭空间待了一个月之久,也真难为她了。不过,因为没出过门,她才真的不知道外面防疫形势的严峻。
疫情发生后,我托在超市上班的朋友帮忙买袋面,外出取时,我看到小区门口张贴的告示:所有车辆禁止驶入。还看到小区门口摆着一张桌子,几个社区人员在值班,进出小区都需要签字,且只限本小区人员才可出入;若确实要出去购物,一家只能去一人。我还看到,小区南边舞光路右半边被交通管制,那悬挂的鲜红的横幅格外耀眼:附近发现疑似病例,请不要在此逗留。看到此,我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街上空荡荡的,偶尔有几个戴口罩的行人也是行色匆匆。我只感觉心揪得发紧,没有进超市就匆匆返回。
前方,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在浴血奋战,和他们相比,我们宅在家里,一家团聚,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对我们来说,宅在家里,就是最好的防疫,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晚上,我在微信上给女儿转发了几篇文章,其中《疫情面前,假如你熬不下去了,请看看他们》中有两段,我想她会感受很深:疫情的控制,全靠人心齐,如果100个人里面,80个在严防死守, 18个人无所谓,还有两个到处乱跑,那么80个人的努力就白费,搞不好最后100个人都要被拖下水。一人犯傻,多少人跟着遭殃!
次日早晨,我听到以前直到饭点才起床的女儿在厨房大声喊:“爸爸,起来炒菜,我煮好汤了。”
我和妻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