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5月6日 星期

郾城区:党建引领 决战脱贫攻坚


今年年初以来,郾城区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在夯实工作责任、建强基层组织、充实帮扶力量等方面拿出了务实管用举措,不断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绘出脱贫攻坚“决战图”,跑出全面小康“加速度”。

建强组织

筑牢“桥头堡”

补齐短板。实行大员上阵抓整顿,分包乡镇的各位区委常委直接联系分包软弱涣散村,并成立整治工作组,实施“一村一策”集中整顿,14个软弱涣散村集中整顿成效明显,有效保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推进落实。

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全区146个村和社区划分为716个网格,选配716名网格长、2081名网格员下沉网格一线,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将镇(街道)分管领导、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党员等纳入网格,把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到网格,全面提高了脱贫攻坚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育好队伍

培养“生力军”

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拔尖工程”。成立全区农村(社区)“三有三带”带头人协会及党支部,开展各类教育、帮扶、交流等活动20多期次,培育造就50多名脱贫攻坚“领头雁”。实施村干部备案管理、定岗定责、绩效考核,动态调整撤换11名不适宜、不胜任的农村党组织书记,清理10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净化了干部队伍,激发了工作干劲,村干部很好地发挥了脱贫攻坚中坚力量作用。

选好用好驻村“尖兵”队伍。在原151名机关干部到90个村开展驻村帮扶的基础上,新一轮选派61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到村工作,实现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所有软弱涣散村、有5户以上贫困人口的村派驻全覆盖。明确区直单位一把手每季度首月8日、其他班子成员每月28日、29日为到村工作日,帮助解决问题,发挥选派单位后盾作用。

大力实施党员干部队伍质量提升计划。农村新发展党员中45岁以下优秀青年农民占80%,89个行政村实现了一村有一名大学生干部,108名村干部正在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学历教育”。实施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精准培训,区、镇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6场次,培训党员干部1.2万余人次。对农村无职党员实施“一编三定”(即编员进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2000多名农村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开展精准帮扶。

集聚各方力量,引领机关事业单位、群团、“两新”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乡土人才、在外回归人才、志愿者、爱心人士等各方力量,投身脱贫攻坚。去年以来,累计救助贫困学生343人,带动40多名贫困家庭妇女实现就业;142家企业与122个村建立帮扶对子;121名人大代表、152名政协委员与136个村开展结对帮扶;“社会扶贫网”注册爱心人士1.3万余人,成功对接需求1000多件。

建立机制

打造“助推器”

建立联系帮扶群众长效机制。在镇、村探索实施“339”工作法,镇、村联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镇党委书记、镇长与村党员、村民代表熟悉率达到90%以上,包片镇班子成员和包村干部深入村组研讨工作不少于30次,村级干部及第一书记走访群众不少于3次,真正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开展“双千”行动(千名干部大走访、千名干部包千户),发动63个区直单位的570多名科级干部、优秀青年干部结对帮扶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一一走访完毕,集中解决群众合理诉求1200余件。

建立“双创建”(五星评定创建红旗村、全域提升创建示范镇)统领工作模式,把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分解融入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宜居、平安和谐、文明新风五个方面星级创建中,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推进、考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各层面、各领域积极性,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提升。相继涌现出尧河庙、孔沈邓、冢马、齐罗、拦河刘、西营、党湾等一批“党建+扶贫+乡村振兴”样板村,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

张 星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