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在中老年人群中是比较普遍的事,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状有个子变矮、腰酸背痛、驼背,严重的甚至会骨折。但是,如果年轻时达不到理想的骨量,等到中年时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所以从年轻开始,我们就要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防治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1.增加骨量,提高骨峰值。2.延缓骨量丢失。3.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4.预防发生第一次骨折。5.合理搭配膳食,戒除不良饮食习惯,增加钙摄入,参加适量运动,增加日照等。
遵照防治原则,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按年龄段分为3个阶段:
一级预防。骨质疏松的一级预防,要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做起,增加峰值骨量,使人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主要的预防方式为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每日钙摄入量,牛奶是最理想的钙源,成人每日摄入500ml、儿童每日摄入750ml、青春期的孩子每日摄入800ml,还可以选择食用芝麻酱、虾皮、海米、海带、银耳、牛奶、豆制品和奶酪等钙含量较高的食品。保证人体每日400IU维生素D的摄入量,鱼肝油、沙丁鱼罐头、蛋黄、鲮鱼和鸡肝等食品维生素D含量较高,阳光照射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柔和阳光下散步40分钟可保证机体所需维生素D。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加骨量,提高骨量峰值。改变生活方式,不嗜烟酒,少饮咖啡、浓茶、碳酸饮料,少盐、低糖。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就到了骨质疏松的二级预防阶段,此阶段预防的核心是延缓中年人骨量丢失。女性从40~49岁、男性从40~64岁开始进入骨量丢失前期,女性年丢失率为0.4%~0.6%,男性为0.3%~0.5%。女性绝经后1~10年开始进入骨量快速丢失期,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年丢失率为1.5%~2.5%,而男性不存在快速骨丢失期。主要的预防方式除了食补、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外,还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和适量钙剂。
三级预防。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主要针对老年人群,包括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防止意外受伤和骨折等。可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方式来治疗骨质疏松。(更多健康文章请关注漯河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
漯河市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