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5月13日 星期

“三链同构” 提升漯河“盐值”


■本报记者 刘志强

通 讯 员 王文甫 孙海强

车间内,流水线高速运转;仓储区,车水马龙……5月10日,中盐舞阳盐化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正在装车的33吨精纯盐即将发往周口沈丘。现在,我们的食品企业专用盐供不应求!”中盐舞阳盐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向光说,“我市实施的‘三链同构’‘三产融合’给我们带来了红利。为了抢抓‘三链同构’发展机遇,企业积极‘入链’‘融链’‘延链’,对年产60万吨的五效真空蒸发制盐系统和精包装系统实施改造,使制盐工艺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

近年来,我市围绕集群发展延伸产业链、创新发展提升价值链、融合发展打造供应链的整体思路,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在开放协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食盐监管体制改革后,食盐纳入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如何激发食盐生产企业活力,实现差异化经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中盐舞阳盐化有限公司从产品标准着手,针对不同需求,相继制定了加碘精纯盐、海藻碘低钠盐、未加碘晶纯盐等22项专用盐企业标准。专用盐的生产,不仅解决了下游链条的“特殊需求”,还提高了“链”下产品的稳定性,大大节约了物流和生产成本,实现了“无缝对接”和“链上共赢”。

为了保证不在食品安全这个“结合部”上“断链”,中盐舞阳盐化有限公司在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上狠下功夫,并实施全过程“无接触”生产。自从2000米以下的优质矿层中抽出卤水开始,到流水线上成袋、装箱,人员无法直接接触食盐。同时,利用智能化手段植入信息流,每袋、每箱盐产品走出流水线,都有一个二维码“身份证”。通过手机扫码,实现了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

“‘三链同构’是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里,每个链条、每家企业都有它独特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中盐舞阳盐化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乔清显说,今年疫情发生后,武汉某医药企业的医用氯化钠原料告急。他们迅速调整生产方案,每天生产200吨医用氯化钠原料,及时保障了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的输液原料供应。同时,向省内外医药、消杀行业紧急调拨1.87万多吨原料盐,补充省内食盐储备6000多吨,以高质量的产品和实际行动诠释了漯河的“盐值”和担当。

朱向光说,作为我市唯一一家国家食用盐“产销一体”的生产批发企业,中盐舞阳盐化有限公司采用先进管理模式,用“绣花”功夫把每一粒盐做到极致,积极实施“倍增工程”,进一步拉伸供应链长度,让全国更多客商和消费者体验漯河“盐值”。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