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宏冰
通讯员 杨 阳
“很方便!”8月20日,市民张先生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成功缴纳交通违法罚款。因长期驾车外出办理公务,张先生难免遇到一些交通问题和车辆情况需要处理,而处理这些情况往往会耗费时间,可能耽误正常外出工作。张先生自从使用“交管12123”手机APP自助办理相关业务后,不仅节约了时间,办事效率也提高不少。
为落实“放管服”工作,近年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聚焦民生实事,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便民、利民、惠民服务质量。
群众办事更快捷
8月18日,召陵区的郭先生就近到位于召陵区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分所为新车上了牌照。“从出发到上牌结束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真方便!上午空出的时间还能去跑趟业务……”郭先生告诉记者。
据悉,为落实“放管服”工作及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民生实事要求,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主动作为,在召陵区人民东路与阳山路交叉口附近建设车辆管理所分所,解决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排长队、等待时间长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机动车42万余辆,机动车驾驶人72万余人,平均每天有2000余名群众申请办理新车注册、二手车转移、驾驶证初次申领等业务。之前,我市车辆管理所及大部分服务站均在市区西部设置,召陵区、开发区、示范区等地群众办理业务较为不便。
“在召陵区设立车辆管理所分所,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市民办事流程,真正把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车辆管理所分所主要承接的业务有:机动车业务,小型汽车全部机动车业务(如注册登记、转移登记、补换领机动车牌证、核发机动车临时行驶车号牌、抵押登记等);驾驶人业务,全部驾驶人业务(如:驾驶证初次申领、驾驶证补证和换证、驾驶证审验等);违法处理业务,机动车违法、驾驶证违法办理等。从8月3日正式办理业务以来,该车辆管理所分所共承接各类业务400余件。
同时,为提高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借助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大力推广用“交管12123”手机APP办理交管业务,开展网上“两个教育”学习服务等,居民足不出户,在手机上下载客户端,动动手指就可以直接进行违法处理、缴罚款、驾考自主预约、驾驶人期满换证和补领、机动车行驶证补领、预选机动车号牌号码、机动车审验预约等车驾管业务。
道路通行更贴心
近日,市区的十字路口有很多变化:人行道被划分成绿色车道和斑马线带,绿色车道为非机动车道,斑马线带为人行横道。
“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过十字路时感觉更顺畅了。”市民李先生说。
据悉,目前市区23个主要道路交叉口,均施划有非机动车专用绿色车道约1472平方米,通行秩序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区淞江路和黄河路为双向6车道,由于道路较宽、人行道绿灯指示时间较短,一次横穿较长的人行横道对于老年群体和行动不便群体来说较困难。为此,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在这些路口斑马线上施划54个黄色网格线,作为行人二次过街驻足区,方便群众。
记者注意到,市区交通护栏也有了变化。为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后撤了交通护栏,方便车辆掉头。在市区黄河路、人民路、淞江路等15条交通主干道上,调整、后移交叉口护栏146处约2630米。此次调整,根据不同交叉路口的交通需求,分别把交通护栏向后撤移18米~30米,使掉头车辆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可以不用等待交通信号灯提前掉头,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同时,在市区淞江路、黄河路各交叉路口,更换渐变式护栏29处约720米。在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车辆左转或掉头开口处,把交叉路口护栏换为渐变式护栏,以斜式渐变等方式逐渐降低中央隔离栏净高,可有效减少路口司机视觉盲区,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警民互动更畅通
“市区五一路与人民路交叉口有一辆川A牌号的白色小轿车违反禁止标线横穿四车道,请交警处理。”8月7日,漯河交警官方抖音账号接到网友举报。
接到举报后,漯河交警官方抖音账号后台立即将线索移交相关部门,在调查核实后,8月12日,我市交管部门依法传唤了交通违法车辆的车主,并对其依法作出罚款100元、扣3分的处罚。
随后,我市交警又将处理结果推送到漯河交警官方抖音账号,网友看到后纷纷留言:“优秀!”“这车太嚣张,就该这样处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漯河交警靠谱!”……
目前,漯河交警官方抖音账号已成为漯河交警的网络传播利器,也是我市警民互动的新平台。漯河交警通过抖音平台发布警情、还原执法现场真相、进行普法宣传等,有效地消除了传统警民互动中难以避免的数字鸿沟、提升了警民互动的沟通效率,并有效化解了舆论风波,让更多的网民了解一线人民警察的工作风貌,拉近警民关系,利于更好地构建安全、良好的出行环境、法治环境。
据统计,年初以来,漯河交警通过官方抖音账号发布各类信息300余条、解决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0余起。
“便民利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出行更安全。我们将把创文攻坚与便民利民服务相结合,落地更多、更有效、更贴心的便民、利民、惠民政策,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民咨询业务。本报记者 焦海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