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王昌明
要充分肯定打造中华汉字文化名城的漯河优势。我市拥有诸多珍贵的汉字文化资源,六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四处与汉字文化有关。但在看到我市创建中华汉字文化名城优势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目前所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组织推进体系有待健全,汉字文化研究体系相对薄弱,汉字文化宣传推广体系内容欠缺,汉字文化名城标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等方面。
要勠力同心打造中华汉字文化名城。许慎文化是漯河的优势和特色,是我们的精神和血脉,是塑造漯河符号的独特元素,要让《说文解字》活起来、立起来、走起来、舞起来。要构建中华汉字文化研究体系,继续加强许慎文化研究中心、许慎文化资料中心、许慎文化教育传播中心、汉字文化旅游中心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普及推广活动,促进许慎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营造浓厚的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创建氛围,采取成立“汉字文化知识宣讲团”等形式深入机关学校、乡村社区广泛宣讲;积极探索传播新平台,通过网站、手机微信等加大对汉字文化知识的宣传力度;新闻单位开设汉字文化专题专栏,组织开展集中性和经常性宣传。
要让汉字文化元素在漯河俯拾可见,着力抓好中华汉字文化名城标识体系建设,努力做到“以文化城”,擦亮中华汉字文化名片。“以字引路”“以字亮市”“以字化城”“以文润河”“以文化园”“以文育校”,提高市民的汉字文化素养,引领积极参与汉字文化建设与消费的社会风尚;加强对音乐、酿酒、武术、休闲等文化的内容、元素、线路、项目整合,形成以汉字文化为主线、其他文化竞相发展的独特文化风景线;用心去挖掘,注入更多的历史、艺术和情感内涵,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海量、方式多样等的技术特性,使其成为城市宣传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