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9月3日 星期

“四城同建”微观执行层面的实现路径


漯河医专组宣部副部长、副教授 黄伦峰

漯河“四城同建”需要独一无二的文化地标。近年来,漯河兴建了诸如沙澧公园、许慎文化园、河上街、城市展示馆等一批标志性景点、场馆、建筑,但从整体看,这些还无法达到代表漯河城市文化地标的高度,与新时代建设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生态水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华汉字文化名城的内在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尚不能包容、代表漯河整体文化形象。

漯河“四城同建”需要“互联网+”思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特别是随着短视频网站的兴起,一些小城市、小景点可能因为一条视频的传播而迅速走红。所以,城市宣传推介需要通过制作精美短视频、网络发力等非常规操作,让漯河成为尽人皆知、家喻户晓的有底蕴的网红城市。

漯河“四城同建”需要精悍的广告语和统一的文化标识(LOGO)。漯河“四城同建”,同样需要易辨识、有亲和力、有冲击力的广告与和统一图文文化标识,把“四个城市”元素充分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将文化内涵物化为城市名片,投放到网络、高速公路、报纸、高铁站、地铁站,甚至是央视。

在“四城同建”中发挥“1+1+1+1>4”的合力作用。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生态水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华汉字文化名城是漯河市整体形象建设工程,不是简单的“1+1+1+1=4”的数理关系,而应当是“1+1+1+1>4”的共生关系。“四个城市”建设应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