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9月4日 星期

做不吼不打的父母


父母忙成一锅粥的时候,如何面对孩子的捣乱行为,是一门艺术。做到以下一个“基本原则”和三个“关键点”,会比打他、吼他更有效。

一个基本原则是:父母首先要稳住自己的情绪。

面对捣乱的孩子,忙碌的父母很容易情绪失控,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育儿中,简单粗暴的吼和打,只会让情况更糟糕;父母一旦输了情绪, 就失去了孩子的信任。美国著名心理咨询师金·约翰·培恩,在《简单父母经》中写道:父母要警惕自己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因为它可以启发人,也可以伤害人。善意看待孩子的坏行为,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是为人父母的智慧。

第一个关键点是:不给孩子贴标签,重“教”轻“罚”。心理学有个原理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期望效应:在育儿领域来说就是孩子会变成你期望的样子。家长潜意识认定孩子是“坏孩子”,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态度。不了解原因,不思考孩子是否需要帮忙,就认定是孩子故意捣乱。从孩子的角度,他们会感受到“不被接纳、不被爱、不被认可”。于是这就形成了孩子的自我预期,进而就会影响努力动机——我反正就是这样的,我努力了也改变不了什么。所以在面对孩子的捣乱行为时,要针对“事情”而不是针对“人”。要告诉孩子,他有能力改掉不当行为;而不要用“你这孩子就是淘气不懂事”给孩子贴标签。孩子需要管,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管教孩子重在“教”,而不是“罚”。“教”会让孩子理解什么才是适当的行为;“罚”只会加剧孩子的不当行为。

第二个关键点是:看到孩子的情绪,沟通解释并给出选择。如果工作任务实在紧急脱不开身,可以跟孩子耐心沟通,解释实际情况,并给出选择。3岁以上有理解能力的孩子是可以明白的。

第三个关键点是:降低期望值,专注地陪孩子一会儿。我曾有一段时间自己在家带两个孩子。一天我正在厨房准备午饭,孩子们跑进来闹着让我讲故事。给老大讲了给老二讲,时间过得很快。本来那天我是打算做两道荤素搭配的菜给孩子们吃的,结果一直在讲故事,根本没时间处理食材。后来我决定中午吃速冻饺子,然后专注地讲故事。期望值降低了,我的情绪很放松,故事讲得很生动,孩子们听故事听得很开心。虽然午餐的配置降低了,但是我们度过了一段欢乐的亲子时光。

据深度育儿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