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9月15日 星期

潘红沛:贫困户成致富带头人


■本报记者 张晨阳

“我岁数大,重活儿干不了,潘红沛请我帮他看大棚,他真是好人!”日前,在舞阳县脱贫户潘红沛经营的香菇大棚里,提起潘红沛带领大家共同脱贫的故事,正在看大棚的贫困户韩春香不住地称赞。

潘红沛是舞阳县孟寨镇潘楼村村民,当地群众都称他为香菇种植致富能手。脱贫路上,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脱贫,还主动帮助村里其他贫困户脱贫。

过去,潘红沛家里几亩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收入不高,家庭主要收入靠他一人在外打工。潘红沛父母身体不好,长年吃药,孩子上学,2014年,潘红沛家被村里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年,潘红沛在政府脱贫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发展香菇种植。万事开头难,经验上的欠缺,使潘红沛脱贫的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菌种怎么选?棚里的温度要控制在多少度?湿香菇卖得好还是干香菇卖得好?……这些问题都需要潘红沛慢慢摸索着解决。可惜的是,第一年的尝试并没有给潘红沛带来任何收益。凭着踏实肯干的韧劲和不服输的精神,潘红沛终于在香菇种植的第二年有了收益。接着,潘红沛扩大香菇种植规模,并且还雇用村里的贫困户一起管理大棚。

韩春香就是潘红沛雇用的贫困户之一。潘红沛邀请她给自己看大棚,一天给她50块钱。“有时候红沛怕累着我们,半夜偷偷一个人在棚里干到天亮。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家这么对我们,我们得报恩。”这些在大棚务工的贫困户,都非常感激潘红沛多年来的照顾。正是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2017年,潘红沛种植的1.5万袋香菇年产值达到8万元,实现脱贫。

在潘红沛的带动下,现在的潘楼村香菇大棚已发展到了15亩,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提起潘红沛,大家都竖起大拇指,把他当成学习的榜样。

扫二维码可观看潘红沛相关采访视频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