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

骨科康复须重视


骨科疾病大多属骨骼肌肉运动系统的疾患,往往需要骨科康复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很多的患者因缺乏骨科康复观念,导致未能获得及时有效的骨科康复治疗。

骨科康复是通过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的原理,在患者接受骨科临床诊治及功能评定的基础上,运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假肢矫形及其他辅具等康复医学手段,预防功能障碍,进行改善或代偿受损的机体功能,达到恢复运动系统功能的目的,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

骨科手术与骨科康复是相辅相成的,康复治疗是帮助实现手术目的,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手段,骨科康复包括手术前康复、术中风险控制、术后康复等,骨科医生不仅要重视手术操作技术,也要关注围手术期康复,保障术后恢复效果。

骨科康复的意义

1.有利于消肿:创伤导致局部出血、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又加重水肿。肌肉的收缩锻炼可以增加损伤肢体的血液循环,增加静脉及淋巴回流,促进水肿消退。

2.促进骨折愈合:由于肌肉的收缩活动骨折端可产生微动,这些轻微的异常活动可刺激骨折端产生大量骨痂,有利于愈合。在骨折愈合后期,肢体承受一定的生理压力可促进骨痂塑形,使之更为符合生物力学需要。

3.减少关节僵硬:骨折后受损的关节或邻近关节处于长期制动或活动减少的情况下,软骨得不到挤压,加上关节液的形成减少,关节软骨失去滋养,关节滑膜的充血、水肿、渗出增多,使关节粘连加重。粘连的肌肉失去正常的收缩功能,致关节活动障碍。早期的康复锻炼可最大限度减少关节及肌肉粘连的发生。

4.减少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的程度:功能锻炼可减少肌肉萎缩程度,并使肌肉尽快恢复正常肌力,还可始终保持中枢神经系统对相关肌肉的支配,一旦固定解除后不需要重建这种关系。

5.减少卧床并发症:可以防止褥疮、皮肤压迫性溃疡、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出现。

6.改善病人情绪,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循环、消化系统功能。

■专家链接

殷永刚,漯河医专三附院骨与关节康复科住院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曾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从事骨与关节康复、骨创伤、疼痛临床工作多年,对骨折术后康复、骨创伤及颈肩腰腿疼疾病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