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
市供销社
深化综合改革 倾力服务“三农”


本报讯(记者 左素莉)近年来,市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基层组织服务体系、经营网络体系、社有企业、社有资产监管、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全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做出了贡献。

拓展为农服务领域

市供销社紧紧围绕“三链同构”有关要求,突出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推动为农服务中心建设,2019年9月被确定为全省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中心建设第二批试点,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建设9个为农服务中心,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现代农业生产服务网络。市供销社舞阳为农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已完成,目前流转土地5000亩,托管土地2万余亩,为3万亩土地提供配方肥,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近1.5万亩,并与贵州茅台镇酒厂签订合作协议。

市供销社瞄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重点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大力培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升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累计领办、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74个。大力推动社属企业、农民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与电商对接,借助“供销e家”平台,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与中国银行漯河分行、建设银行漯河分行等金融部门开展战略合作,建设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网点。目前,已与中国银行漯河分行合作建成5个基层服务网点,与建设银行漯河分行合作建成3个基层服务网点,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改造提升基层供销社

市供销社坚持“抓县带乡促企”的总体思路,改造提升基层供销社,努力使其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

通过联合合作、开放办社等多种途径改造闲置场院,盘活优质资产,重建或者恢复一批基层供销社。对已经改造恢复功能的基层供销社,通过采取扩大规模、拓展服务、重点扶持等办法,着力完善经营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带动能力。积极吸纳村干部、种粮大户、农民经纪人、社会能人等入社,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重点培育以供销社为引领,以农民为主体,以出资多元化、要素股份化、发展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基层供销社。截至目前,全市涌现出一批开放办社典型。

深化供销社联合社改革

“三会制度”建设工作启动后,市供销社、召陵区供销社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建立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组织机构。2019年年底,我市各县区供销社机关均已通过省公务员局审批,成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稳定了队伍,鼓足了干劲。今年,市供销社大力健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力争实现全市县区社监事会机构全覆盖,确保各县区供销社按期召开社员代表大会,进一步健全各级供销社理事会、监事会组织机构。

市供销社健全社有资产监管机制,积极行使市供销社理事会对社有资产的经营决策权,规范投融资活动,提高决策效能。2019年制订了《漯河市供销合作社进一步加强社有直属企业财务管理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对社有直属企业的财务管理,防范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稳妥推进社有企业改革

去年以来,市供销社持续推进市棉麻公司等3家市供销社直属老旧企业改制,旨在清理僵尸企业、明晰企业产权,重新发展新的社有企业,加快发展体制灵活、服务创效能力好、管理规范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市供销社突出服务指导,大力支持漯河中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我市垃圾分类招标,促成该企业成功中标漯河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运营项目,承接郾城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范围内1.3万户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全市社有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开了好头、积累了经验。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