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

血压不稳定的原因


成人测血压时,至少有连续两次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血压居高不下会对心、脑、肾等器官产生严重损害,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因此,长期而有效地控制血压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但在治疗过程中,不少病人反映:吃了不少药,血压总是不稳定。这是怎么回事呢?

1.白大衣效应。有些人自测血压正常,24小时动态监测血压也正常,但一就诊,血压就升高,甚至服用降压药后也无济于事。这种高血压在医学上称为“白大衣高血压”,是一种伪高血压。

对策:通过心理疏导消除精神紧张,无须药物治疗。

2.忽视非药物治疗。高血压除与遗传有关外,还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食盐过多、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身体超重等因素均可导致血压升高,并使降压药物的疗效降低。

对策: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具体饮食应低盐、低脂肪,并适当增加钾与钙的摄入,运动项目最好选择有氧代谢运动,不宜做剧烈运动。

3.药物使用不当。其中包括药物用量不足、剂量偏小;单一药物疗效不佳时未采取联合用药;不了解药物代谢的半衰期,服用间隔过长;服药依从性差,经常漏服或未坚持长期治疗;其他药物的拮抗作用,比如拟交感神经药中的麻黄素,非甾体类消炎药消炎痛、布洛芬等,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等本身有升压作用,若与降压药联用,将会使后者的疗效大打折扣。

对策: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从小剂量的单一药物开始,逐渐加量,如果效果仍不理想,考虑不同种类的降压药联合应用。

4.继发性高血压未针对病因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约占全部高血压病人的5%,均由某些特定的病因引起,常见的有两大类,即肾性高血压和内分泌性高血压,前者由急慢性肾炎、肾囊肿、肾动脉狭窄等引起,后者由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甲亢等引起。

对策:明确病因,伴随治疗,血压即可恢复正常。有些因病变特殊,其原发病无法根治,血压亦难以控制。

5.药品问题。病人服用过期、变质及假冒伪劣药品非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还会引起不良反应。

对策: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看病去正规医院,杜绝假冒伪劣药品。

■专家链接

孙有利,医专三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心内科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在肺心病、糖尿病、呼吸衰竭、血管硬化闭塞症等的心血管相关疾病的诊治方面有明显优势,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尤其是在心血管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运动治疗为主的非药物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