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2月8日 星期

扑下身子加油干


(上接1版)改建410平方米标准化村室一座,建成1200多平方米的青砖广场,铺设青砖道路26000平方米,安装路灯120盏、20米高杆灯1个,栽植银杏、国槐等绿化树木3000多棵,对400多亩的贾湖进行了清淤,村内强弱电全部入地,修建下水道3000多米,协调资金14万元建了文化广场,令贾湖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惠民生,为老百姓办实事

驻村后,贫困户一直是张洋的重点关注对象。除了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到户增收全覆盖,三年多来,每逢周四扶贫日,张洋都会走访、看望村内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活需要。同时,张洋积极组织单位帮扶责任人和文化志愿者,到贾湖村宣传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打扫庭院以及室内卫生,并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申请低保救助、教育补贴、五保救助等。

为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张洋多次召集贫困户和普通群众开会,开展脱贫攻坚文艺演出和有奖知识竞答,发放食盐、洗衣粉、水盆等实用奖品,制作并悬挂、张贴脱贫攻坚宣传展板、横幅、标语、政策即时贴和致群众公开信等,让扶贫政策家喻户晓。

通过逐户排查,张洋摸清了村里房屋状况,上报申请危房改造3户。他主动联系市残联,为残疾户申请拐杖,协调图书、学习用品、彩电、电脑、空调等款物约合1.5万元。他协调市图书馆送书2000册、防疫帐篷一个,协调市体校送健身器材10个、体育用品500余件,利用驻村经费7000元建立爱心超市,协调贾湖酒业为爱心超市捐赠价值两万元的物品,邀请市美年大健康中心和市六院工作人员,带着先进设备多次免费为村民体检。

“张书记来俺村之后,俺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村民李阿姨说。的确,张洋引导并支持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资助服装、设备,支持村民组建民舞队、参加民间文艺大赛;每年正月十五举办挂灯笼活动;协调市文化活动中心演出戏曲电影《白发娘亲》,市豫剧团演出9场,舞阳县豫剧团演出16场,省青年团演出两场,市文化馆演出两场。同时,邀请市长城培训学校工作人员到贾湖村开展专项技能培训,为贫困户致富找路子。“开展文体活动,既传播了正能量,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还补齐了贫困村的‘精神短板’,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改善。”张洋说。

创收益,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在张洋看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他充分利用第一书记扶贫专项资金带户脱贫机制,2018年拿出专项资金20万元与舞阳方正合作社深度合作,每年固定分红两万元,2019年的专项资金被用来建设贾湖扶贫大棚,租赁给贾湖酒业每年收益3.33万元。此外,标准化扶贫车间租赁年收入1.06万元,贾湖田园综合体土地流转管理费每年一万元。打造美丽乡村,争取奖补资金。2018年,美丽乡村奖补资金7万元,脱贫攻坚先进村奖励资金5万元,光伏扶贫收入1.4万元。

“下一步,我们村将依托贾湖田园综合体,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张洋说。

付出总有回报。贾湖村获得了不少荣誉:“脱贫攻坚先进村”“市级美丽乡村”“阳光漯河先进村”“2019年度市级生态村”“第六批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漯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因成效显著,张洋也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服务三农先进个人和2019年度全市驻村工作先进个人。

“成绩属于过去,帮扶永远在路上。我相信,有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我们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相信贾湖村的明天会更好。”张洋信心满满地说。

扫描二维码看相关采访视频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