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晓晓
郑玉海是召陵区沱南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36年前,他放弃在大医院工作的机会,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村医。从此,这个交通闭塞的小村庄有了诊所,乡亲们再也不用长时间忍受病痛的折磨,而这个诊所也成了郑玉海对村民的坚守和承诺。2017年,郑玉海被评为第五届漯河市道德模范。
郑玉海的第一间诊所就是其老家的房屋。2009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周边群众,郑玉海对诊所进行了改建,并添置了相应的医疗设备。随着就诊人数增多,特别是很多外地患者也慕名而来,卫生室平均每天要接待患者100多名,已经容纳不了这么多患者。为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就诊环境,2014年,郑玉海又对诊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扩建。在他的努力下,现在的沱南村卫生室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成为当地示范性村级卫生室。
根据多年的行医经验,郑玉海发现那些跑百十里来看病的大多是慢性病患者,并且以老年人居多。于是,除了优先就诊外,郑玉海还常常免费为他们做检查。在当地村民的口里,郑医生不但医术了得,更有一颗赤诚之心。由于村里孤寡老幼多,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他立即上门诊疗,许多时候一进门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守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稳定,他才放心离开。
从开办诊所以来,郑玉海一直坚守“有钱没钱先看病”的宗旨,在他的柜子里经常有欠条,欠条的主人大多是本村和远道而来经济较困难的老年人,但一到年底,这些欠条就在郑玉海的手中化为灰烬。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郑玉海先后减免的医药费达30万元。
为不断提高医学水平,郑玉海即使再忙,也抽空定期到大医院充电学习,及时了解最新医学知识,熟悉各医院引进的各种新型医疗设备。通过不间断的学习,他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诊断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不少;科学指导重点人群的日常生活,将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病等病人症状控制在理想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