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阅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趣,它丰盈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带来无尽的力量。作为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得者,我市作家田建中对读书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并在长期阅读中形成了独到的见解与感悟。1月4日,记者采访了田建中,听他讲一讲与阅读有关的那些事。
文学梦起源于阅读
田建中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天上下雨心里晴》《云中谁寄锦书来》,童话集《一捧阳光》,长篇小说《有你的世界最美》等。2020年8月,他的散文《借鞋》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是河南省唯一获奖者。
作家的生活离不开书籍,田建中也一样,他的文学梦就起源于阅读。“我是个在文字间流浪的人,阅读让我看到了一个无比瑰丽的世界。”田建中告诉记者,上小学三年级时,出于提高作文分数的目的,他开始大量阅读书籍,越读越沉迷,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家中条件有限,田建中就四处向小伙伴们借书,家里的猪圈旁、村子外的砖厂等地方都留下过他读书的身影。当时,田建中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经常连续阅读七八个小时,很多夜晚他都与书相伴。如今他依然保持着每天阅读的习惯。
多读经典好书
田建中认为,读书要博采众长、放大格局,不能局限于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书,要关注全世界的好作品,阅读不同时间、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书籍,要古今结合、中西结合。只有阅读了足够多的作品,有了宽广的视野,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文学。
“我们不仅要多读书,更要读好书。世界上的书籍浩如烟海,没有哪个人可以读完。读书要有选择,读经典就是很好的选择。”田建中说,经典书籍经过时间和众多读者的检验,可以拓宽阅读者的视野。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田建中认为给他带来最多收获的是《平凡的世界》《百年孤独》《瓦尔登湖》。《平凡的世界》让他获得了直面现实生活的勇气,《百年孤独》让他思索人类的本质,《瓦尔登湖》让他看到了语言的魅力,“这几本书都很经典,至今仍影响着我的生活和创作。”田建中说。
“读书浸润心灵。不管读什么书,都能从中获得心灵的丰盈,要读懂真、善、美,读懂假、恶、丑,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田建中说。
儿童阅读应分阶段进行
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田建中对儿童阅读一直十分关注。他认为,培养阅读习惯应该从孩子开始,根据生理与心理情况的不同,儿童阅读应该分阶段进行。
孩子三岁前,家长可以帮助他们阅读绘本、学习童谣,以培养孩子的语感和对语言、对阅读的兴趣。三岁至五岁的孩子可以大量阅读童话,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获得阅读的愉悦感、幸福感。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陪读,读后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对书中内容进行总结,形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帮助孩子增加识字量。“识字量是儿童阅读一个重要的方面,孩子认字越多,越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田建中说。
小学三年级后,孩子基本上可以进行独立阅读了,这时应该帮孩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阅读框架。田建中表示,“我认为孩子在建立阅读框架时可以依次读读这四本书:小学三四年级读《草房子》,五年级读《狼图腾》,六年级读《平凡的世界》《三体》。这几本书对儿童阅读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可以帮助他们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
“读书让人生充满希望,让生活更美好。”谈起阅读的重要性,田建中说,他曾经在书籍《天上下雨心里晴》的序言中写道:“我希望我的写作能充满责任感,用干净的文字去滋润心灵、净化心智、感动心海。”这些不仅是他作为作家向读者传递的,也是作为读者从阅读中获取的感悟。他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阅读,从书籍中获得力量、找到幸福。
儿童文学作家田建中和他的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