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玲玲
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最惬意的事就是在暖意融融的房间里享受集中供热带来的温暖。然而,在这惬意的背后,离不开供热人寒冬里的坚守,张磊就是我市众多供热人中的一员。1月12日,在市区燕山南路与珠江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处供热管网维修点,记者采访了张磊。
1月12日早晨7点多,寒气逼人,张磊已早早地来到位于市区燕山南路与珠江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处供热管网维修点。顾不上管网排出的白色雾气,张磊麻利地跳进施工坑里。在确定外管网完好无损后,张磊让施工人员用切割机在外管网上切了一个方形的开口,继续诊断内管网是否存在问题。“初步判断是内管网小零件出现问题了。”张磊说,对于已工作8年的他来说,这一切已驾轻就熟。
34岁的张磊是漯河天阳供热公司工程部热网班班长,负责沙河以南供暖区域日常巡视、管网维修和日常停送汽工作。前段时间,他在日常巡视中发现该处供热管网排潮管向外排气,便意识到管网出现问题。办好相关手续后,1月11日,他带领施工人员前来维修。“地下管网复杂,每次开挖前,我们都要联系线缆、管道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场,以防线缆和管道被破坏。”张磊介绍,经过挖掘机一天的作业,地下供热管网终于露了出来,他开始一点点诊断。“每个管网问题不同,维修时长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一处管网维修时间在3至5天。涉及居民家庭供热的管网,则需要连夜加班维修。”张磊说。
虽是一名供热人,张磊却很少享受供热带来的温暖。平时,他每天骑着电动车来回巡视管网;遇到需要维修的管网,他需要一刻不离地盯在现场。“我们负责的区域以工业用户为主。2013年上班后,我没和家人一起过过一个春节。虽然春节工厂放假,但我们需要趁此时间赶紧全面检修,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维修。”张磊说,“能为用户送去冬日温暖,我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