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姚晓晓
包子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一种主食,不仅馅料丰富,营养价值也高,特别是酱肉包,口味咸香,鲜嫩多汁。酱肉包好吃,调馅是关键。1月20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家住市区黄山路的蔡女士,看她如何制作酱肉包。 蔡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想让包子更加松软,需要在和面时加入牛奶和少量猪油。只见她先在面粉中加入温水、牛奶、发酵粉,轻轻搅拌几下后又加入了猪油,混合搅拌成表面光滑的面团,然后放在暖气片旁,醒发40分钟左右。 发面过程中开始准备馅料。将猪肉剁碎,猪肉可以肥一些,这样吃起来口感不会干、柴。再将准备好的葱、姜切碎放入剁碎的猪肉上,倒入生抽、老抽、盐、淀粉、鸡精,先不要搅拌。起锅烧油,油热后浇在馅料上,搅拌均匀。“可以多搅拌几下,用筷子不停划圈。”蔡女士说,为了使馅料更加嫩滑,在搅拌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白开水。 馅料调好后,面也醒发好了,将面团移到案板上,揉搓成条状,分成面剂,擀成包子皮,就可以开始包了。 包完后放入蒸锅,不要急着开火,在锅内醒发20分钟,然后开火蒸25分钟。关火后,也不要急着取出包子,再焖5分钟左右。 “包子的馅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其他蔬菜,但蒸包子需要两次醒发的过程不能少,这样蒸熟的包子才会松软好吃。”蔡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