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2月2日 星期

春雷一声万物苏
——漯河第一个党组织诞生记(二)

■本报记者 齐 放 见习记者 李博昊 特约顾问 刘志伟

革命形势好转,工人运动复苏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次大会标志着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在全国的形成。但这时的河南,仍然在反动军阀吴佩孚的统治下。吴佩孚深感二七大罢工工人力量的强大,便更加严厉地控制铁路工人,“概行禁止自由”“如有鼓动罢工者,请以武力解决”。在加紧政治统治的同时,采取多种手段搜刮民财,以弥补入不敷出的军费开支,给河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中共在河南的统一战线工作难以开展。

1924年年底,中国北方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10月,冯玉祥利用直奉战争的机会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所控制的北京政府,为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此后,胡景翼任国民二军军长,率部进军河南,进驻开封,李大钊多次到河南,做胡景翼的统一战线工作。胡景翼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赶走了直系吴佩孚的势力,稳定了人心。胡景翼的政治态度对河南革命形势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建国豫军两万余人在总司令樊钟秀的率领下从广东赴河南,驻扎在临颍县城。樊钟秀早年仰慕孙中山,拥护国民革命,曾率部赴广州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斗。后奉孙中山之命,开拔河南,扩充力量,与胡景翼合作,以备孙中山驱策,随时参加国民革命,这也为漯河临颍一带的工农革命高涨创造了条件。

1925年年初,河南工人运动打破了二七惨案以来的沉寂,逐步复苏和高涨起来。1月,京汉铁路总工会和郑州分会均已恢复。2月7日,全国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京汉铁路总工会也于同日召开成立两周年纪念会,举行示威游行。

《二七大罢工资料选编》中这样记载:“二月七日,代表到郑州者有京汉、粤汉等铁路代表四十一名,济济一堂,均为各铁路工会优秀之领袖。”参加大会的郑州工人及各地代表1000余人。郾城车站的杨志清、丁朗卿、郑逢时参加了大会。大会发表了宣言,通过了十多个决议案,确定了以后的工作方针,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恢复办公。京汉铁路总工会宣言中写道:霹雳一声,素为万恶资本家所痛恨的京汉铁路总工会又在郑州恢复了!……我们要各地分会早日恢复!

京汉铁路总工会恢复后,中共党组织着手进行该路各分会的恢复工作。不久,河南境内的郑州、郾城、信阳等8个分会迅速恢复,共有会员6900余名,为京汉铁路工人的中坚力量。京汉铁路总工会及各地分会的恢复,不仅成为京汉铁路工人生活的保障者,同时推动了中国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

郾城车站支部建立,漯河有了第一个党组织

京汉铁路总工会恢复以后,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长王荷波,京汉铁路总工会负责人李震瀛常驻郑州京汉铁路总机关办公。此间,为了迅速发展党组织和工会组织,他们携马绍琴多次到郾城车站,深入工人中间,调查了解情况,指导工人运动。

马绍琴,郑州北郊双桥村人,十几岁即随叔父马文庆到郑州铁路机车房当擦车工。郑州铁路工人夜校成立之后,马绍琴积极参加夜校学习,李大钊到夜校讲课时,他坐在最前面,学到了文化知识,接受了马列主义理论,萌发了革命思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李震瀛到郑州领导工人运动,成立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马绍琴工作努力,表现突出,并团结了很多青年工人积极分子,很快成长为李震瀛从事革命工作的得力助手。1922年3月,李震瀛亲自发展马绍琴等12人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马绍琴被指定为支部书记。不久,马绍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积极参加了二七大罢工,在向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普乐园会场进发途中,马绍琴等率领青年工人走在队伍的前头。在罢工斗争中,他积极组织并参加了以青年工人为主体的纠察队和敢死队,与荷枪实弹的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共漯河党史人物传》中收录有马绍琴的篇章,记载了马绍琴的革命事迹。李震瀛和马绍琴他们多次来到漯河,在铁路工人中开展宣传鼓动工作。李震瀛拿着《向导》对大家说:“李大钊先生说得对,工人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一个天字,我们工人阶级就是要顶天立地,就是要同帝国主义、军阀、资本家进行斗争,斗出一个新世界!”马绍琴也风趣地对大家说:“工人的工字一出头就是个土字,就能顶天立地,工字往下出头就是干字,就得干革命,我们青年人不干谁干?只有起来斗争,工人才能得到解放,共产主义就一定会实现!”

经过工运领袖的宣传发动和工会组织的恢复发展,漯河铁路工人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1925年2月,京汉铁路党组织和总工会根据党的指示和革命工作的需要,委派共产党员、原江岸铁路工会秘书周天元到郾城车站领导工人运动。3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郾城车站支部,支部直接受京汉铁路党组织领导,周天元任支部书记,党员有周天元、杨志清、丁朗卿、程守春、郑逢时、韩惠庵,另有一名团员王既清,因当时没有组建团组织,王亦参加党支部的活动。由此,中国共产党在漯河的第一个组织——郾城车站支部正式建立了。这是漯河史无前例的大事,是中共漯河地方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漯河这块土地上有组织地领导当地群众进行伟大的革命斗争,漯河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党领导下,爱国运动蓬勃开展

1925年5月30日,外国巡捕在上海枪杀游行示威的中国工人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帝国主义者的血腥暴行,激怒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迅速从上海兴起,席卷全国。

《漯河革命史》中记载,消息传至漯河城乡后,广大工人、学生和商界、教育界人士等无不义愤填膺。为了支援上海人民的斗争,漯河铁路工人在中共郾城车站支部书记、工会秘书周天元的带领下,大力组织募捐活动。工人们慷慨解囊,踊跃捐献了1300多元,汇寄上海,支援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斗争。

为了扩大革命影响、加强斗争力量,周天元联络了外地回漯河的进步学生及工、商、学、军、警各界,发起并组织了“郾城市民沪案后援会”,漯河工商实业界名人张晋卿担任委员长,周天元和郾城教育局局长陈仲行任副委员长,具体工作由周天元及进步学生负责,办公机构设在东旭小学。

6月23日,郾城市民沪案后援会在火车站广场召开市民大会,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各界人士5000余人冒着倾盆大雨、踏着泥泞,于上午8点涌向车站附近德和蛋厂门前的会场上。驻漯河国民二军第四师第七旅徐延令部及当地警士也威武雄壮地列队入场。委员长张晋卿首先报告了五卅惨案经过,并号召郾漯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全力支援上海同胞的反帝爱国斗争。随后,周天元、学界代表曹元庆、郾城学生代表曹国彦等相继演讲,愤怒声讨英日帝国主义者的暴行,动员各界切实行动起来,支援爱国斗争。会后即开始浩浩荡荡地游行示威。游行队伍以铁路工人擎旗为先导,商界、学界紧跟,军队、警界殿后,队伍从火车站出发,穿过漯河主要大街,越过大沙河,直抵郾城城内,沿途散发传单,高呼“打倒日英帝国主义”“不准销售英日洋货”“反对穿用仇货”等口号,并举行演讲,群情激愤。

《二七大罢工资料选编》记述说,在沪案后援会的领导下,周天元等组织成立了以铁路工人为主,并有学生、市民参加的英日仇货纠察队,“勒令英日洋商一律停止运销仇货,督促商、学各界每日派人上火车严查往来英日货物。其他各小商店,附贩之仇货限期停售。”漯河阮祥永商号,包销英美烟草公司纸烟,纠察队令其限期将存货销完,但其置若罔闻,屡查不绝。当被查封时该号经理串通当局要人,对群众的爱国行动进行压制,声言工人、学生无权处理此事,因此激起公愤。周天元即率领工友二十余人,与学生、教师结合在一起,把商号庇护者推到郾城东关外,同其开展说理斗争,驳得他理屈词穷。

漯河寨内北大街商人李全兴,为一己之私利,不断从上海购进英日货物,又勾结商务会长万新斋图谋对抗。愤怒的工人、学生将其所购之仇货及查禁阮祥永商号的纸烟,一并搬到火车站北沙河滩上付之一炬。大火熊熊,灭了洋商奸商的威风,长了漯河人民的志气。

周天元等领导的郾城市民沪案后援会的斗争,使反动当局惶惶不安,于是路局的监工与黄河总段长勾结,将参加示威的工人呈请路局处罚,共罚26人,每人1元,但工人不因此丧气,继续组织武装纠察团北上宣传。纠察团浩浩荡荡,分赴新乡、安阳等地宣传和声援五卅惨案,沿途烧毁了许多英日仇货。

郾城县砖桥乡青年村(当时属西华县),位于漯河车站东35里处,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王拱璧先生从事他新村建设的基地,这里设有青年公学、中原农人协会、农村自治会、青年合作社、青年书报社、青年织工厂、女学辅助会、青年蚕桑协会等团体,在全省均有很大影响。

1925年6月16日出版的《时实新报》以《西华县模范村农民热烈援沪》为题,报道了青年村当时声援上海的爱国活动。五卅惨案消息传来后,当地农民极为关切,放下耕作,赴青年公学及青年书报社探问情况,公学师生向农民作了帝国主义在上海枪杀中国工人的介绍并深入乡村演讲,很快点燃了民众的反帝怒火。他们不顾正值麦收农忙季节,于6月7日上午自行在青年公学举行集会,方圆三四十里的农民、学生及郾城、西华、商水三县农、工、商、学、军界70多个团体闻讯而动,涌向青年公学。集会报告了五卅惨案的经过,追悼遇难同胞,并当场作出七项决议:“助上海学生运动,反对英日暴徒”“为上海已死伤同胞举哀,并驰电慰问”“扩充义勇团,枕戈待命”等。

6月11日,中原农人协会又发表通电,控诉“英日视我国为非国,视我国人为非人”,号召全国农民做上海爱国学生的后盾,“携手奋起,共赋同仇,力争国家地位,民族人格”,表示中原农民“虽僻处乡村”,愿“执挺输饷,随国人之后”。7月,青年公学为做武装抗击帝国主义的准备,特成立了青年学生军,借附近民团枪械,进行实战操练,并颁布了组织大纲,规定“本军主旨为防止帝国主义侵略”,成为当时“豫省学生军中最有声色者”。

五卅运动兴起后,临颍县立师范和农校学生积极响应,掀起反帝高潮,封闭临颍车站英商亚细亚煤油公司达3个月之久,并在各商店检查日货加以封存。教育界组织了沪案后援会,通电全国各公团、各学校,恳请各界同胞奋起斗争,共谋对策。后又组织成立了学生联合会,既而又联合县内团体及军、警、学、商、农、工各界人士,组成“河南临颍县各界对抗英日联合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县反帝爱国运动。当时驻扎在临颍的建国豫军总司令樊钟秀部,一方面通电控诉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一方面派代表赴上海慰问死难工人的家属,并捐款5万元支援上海工人、学生的反帝斗争。樊钟秀极力主张对英日列强施以强硬态度,在临颍县城创办沪案后援军官学校,培养武力,准备即刻与帝国主义交战。

据《漯河革命史》记载,7月15日,临颍各界在火神庙召开国民大会,到会各界人士3万余人。会上,北京救国团代表谭慕愚、林德懿、夏蔡如,上海三育大学教授谢毓龄,建国豫军军需处长邓建候,教导团教官黄觉民等先后演说,讲述上海等处惨案的经过及救国方略。会场群情激昂,掌声如雷,当场议决并通电政府、外交部及各省区、各群众团体,要求政府“直接专对英日政府交涉不牵涉公使团”“派兵入上海公共租界及各通商口岸的英租界,解除英军驻京公使及上海、汉口、广州、重庆各处英国领事,迫使撤退驻中国内河之英国舰”“惩办开枪英国凶手,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道款”“收回英国租界,取消英国领事裁判权”“赔偿死伤同胞恤金”等。会后,高呼“中华民国万岁!”的口号,在城内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漯河各地的声援为上海人民向帝国主义开展英勇斗争做出了贡献,也在当地传播了中共的主张,扩大了党的影响,为以后中共在漯河的发展、北伐军在漯河的胜利进军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奠定了政治基础。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