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光
今年春节,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在外工作的务工人员留在当地过年,这也导致不少留守儿童、独居老人无法与亲人团聚。这个特殊的春节,我市独居老人、留守儿童过得怎么样?记者进行了采访。
留守儿童不孤单
今年全国各地倡导外地务工人员“就地过年”,为此,市民政局发出了“家长就地过年,儿童就地快乐”的活动倡议,召集、动员全市社工机构按照国家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民政部《关于加强寒假春节期间父母就地过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灵活开展系列关爱服务活动,让留守儿童春节期间多与父母远程交流,切实做到“人在外、爱回家”。
2月9日上午,郾城区龙城镇孔沈邓村儿童之家里格外热闹,市益爱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和孩子们玩得正开心。志愿者李光辉拿起毛笔,手把手教孩子们写春联、“福”字。看着自己亲手写出的“福”,孩子们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志愿者应瑞娅和何志芳向孩子们讲解“二十八 贴花花”的寓意,引导他们学习拜年礼仪,为在外务工的父母送去新年祝福。
开心的爸爸妈妈都在广东打工,8岁的他和妹妹娇娇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志愿者带领下,开心和娇娇学会了写春联、贴春联,还学了儿歌和舞蹈,并录制了一段拜年视频,发给留在广东过年的爸爸妈妈,祝他们节日快乐。
“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这些孩子们丰富假期生活,弥补因家长不能回家过年造成的亲情陪伴缺失。”应瑞娅说,今年春节社工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的线上关爱活动,旨在丰富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弥补他们的亲情陪伴缺失。
老人收获新年“大礼包”
春节前夕,我市陆续开展“关爱独居老人春节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为独居老人送上米、油、春联、挂历等物资,同时,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困难,详细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叮嘱他们要保重身体,并送去了新春的问候,祝他们过个安乐祥和的“温暖年”。
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高兴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让他们在这寒冷的冬日心里暖洋洋的。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有3068名老年人春节期间独自居家过年。为解除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独居(留守)老人平安、温暖过年,市政府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对辖区内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独居(留守)老人和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众,逐人逐户开展巡访探访,提供针对性帮扶和关爱服务。
孔沈邓村,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起贴“福”字。
市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独居老人家中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