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3月10日 星期
全国人大代表、漯河市市长刘尚进:
以创新赋能千亿食品产业生态 夯实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漯河支撑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漯河市市长刘尚进在接受省政府网站采访时说,创新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李克强总理在惜字如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较大篇幅阐述创新工作,强调“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省委、省政府在“十四五”时期“两个高质量、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总体谋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中西部创新高地。漯河作为中国食品名城、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近年来着眼提升食品产业能级、放大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持续打造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强化创新服务、构建创新生态、营造创新氛围,以创新赋能千亿级食品产业生态。漯河市坚持“三链同构”,着力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的典型经验在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中受到通报表扬。

打造创新平台。一是打造企业创新平台。完善和提升双汇企业技术中心等229家各类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功能,推动每个规上企业至少与一家高校、科研机构或其团队开展合作。二是打造公共创新平台。依托本市3所大专院校,采取市校共建共购共享科研装备模式,建立了食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休闲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和河南省休闲食品工程技术中心等3个公共研发平台,建立人才资源库、企业技术难题库、成熟技术库,服务中小微企业。目前仅食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已入驻骨干食品企业32家,转化成果68项。三是打造政企合作的新型创新平台。在支持微康生物形成300吨益生菌粉产能基础上,与其合作建设食品微生物研究院,通过实施“益生菌+”服务全市食品企业,实现产品品质和价值提升。四是打造产学研融合平台。深化与知名高校院所合作,与江南大学签署“1+N”战略合作协议进行全方位合作,共建江南大学科技园漯河园区;与河南工业大学共建食品机械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基地;建立漯河市食品产业技术市场,促进各类技术成果与企业、资本的对接。

培育创新主体。一是强化企业创新支持。去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支出比例2.82%,撬动146家企业研发投入14.8亿元。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35家,其中国家级100家。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42.2%。二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2020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3件,同比增长10.3%;30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23亿元。在2019年营商环境评价中,漯河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居全省第二。三是强化头部企业引领。谋划实施了29家重点企业五年倍增工程,在创新的加持下,双汇营收在2019年净增100亿元基础上,去年又净增140亿元;卫龙食品营收突破80亿元;金大地公司营收已接近60亿元。(下转02版)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