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电子商务正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市各县区根据产业布局特点,相继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园区,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吸引了大批知名电商企业入驻,涉及食品、服装、电器、日用品、农资等多个行业。我市电商产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企业有30多家,多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年产值达亿元以上。在电商的带动下,我市成为全省仅次于郑州的第二大物流基地。电商浪潮席卷我市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带动就业、助力脱贫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一家电商在直播卖货。
中原小城电商产业逆袭之路
漯河自古就是商埠重镇、水旱码头,在电商崛起的时代,涌现出大量电商从业者,续写着辉煌。
“2014年之前,漯河的电商从业者不多,也缺乏组织。”市食安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凯说,传统电商平台最初兴起的时候,漯河没有得到实惠。
市政府从2013年开始研究电商布局,与阿里巴巴进行沟通、协调,最终达成协议。2014年4月,市政府牵手阿里巴巴,双方共建漯河专有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漯河产业带,为我市企业特别是食品企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阿里巴巴·漯河产业带试运行后,首批入驻电商420家,两个多月实现网上交易额786万元,线下交易额逾4500万元。最先入住的卫龙、南街村等本土食品企业借助这股东风迅速崛起,点燃了我市电商经济强势发展的熊熊烈火。
“可以说没有阿里巴巴·漯河产业带,漯河的电商发展就没有如今的局面。”杨凯认为,我市正是抓住了有利时机,一跃成为我国电商的重要节点城市。如今我市已有1000多家企业触网发展,漯河食品电商全国知名。
杨凯介绍,市食安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阿里巴巴·漯河产业带的运营商,承担着政府职能和社会责任,在引领我市电商发展的同时,依托本地特色,重新包装定位后推向市场,让漯河美食香飘世界。
“漯河麻鸡是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和口感都很好,但企业只售卖鸡苗,很少加工生产。去年我们以漯河麻鸡为原料加工成麻椒鸡,市场反响很好,成为不少人走亲访友的首选特产。”杨凯告诉记者。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光
电商培训成就创业梦
3月3日上午,召陵区中山路一处仓库内,郭亚威正在打包纸尿裤、母婴专用纸、产褥垫等用品。公司办公室里,一张张快递单如雪片一样堆积在桌子上。郭亚威脸上笑开了花:“今年扩大了规模,换了大一点儿的仓库,争取收入再创新高。”郭亚威家在召陵区万金镇,以前在一家企业打工。2018年他参加了电商培训,开始从事纸类产品销售,生意越来越红火。2020年,他的网店销售额达600万元。
3月4日,黑龙潭镇的田培一边和丈夫在辽河路一小区室内装修工地干活,一边不时拿起手机和客户聊天。“我已经做了两年多的微商。”田培参加免费电商培训后,学到了一技之长,也为家里增加了收入。
召陵区黄河路东段网商创意大厦一家电商培训学校里,不少周边村民前来学习电商知识。万金镇的张阿姨已经50多岁了,仍在认真听课。“我已经学会了用单反相机拍照,用手机做视频,在网上发布信息,现在可以把家里种的瓜果放在网上售卖。”张阿姨说。
从事化妆品销售的李女士告诉记者,疫情影响加上电商冲击,实体店化妆品销售越来越低迷。为了找出路,她和员工一起参加电商培训,想办法自救。
“我们的电商培训班期期爆满。”市聚焦电商学院院长宋莹介绍,不少学员通过电商培训找到了出路,成功脱贫致富。
不少人到电商学院参加培训。
电商园成创业者圆梦基地
107国道与文明路交叉口附近,一栋临街楼房上悬挂着“漯河新号湾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牌子。二楼二十多间设备精良的直播间内,主播们面前摆放着富硒小米、烤鸭蛋、大蒜、苹果、黑花生、香菇、木耳等漯河本地农副产品,还有漯河企业生产的各种小吃。
“我们直播间人气很旺,下单不断。我们有专业的供货渠道,能够快速满足不同购物者的需求。”电商产业园负责人刘丽娜介绍,产业园有多年的跨境电商业务经验,近几年以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的网络店铺为主进行销售,入驻的电商从业者通过与农户或者农业合作社合作的方式,直播带货引流,助力我市贫困户脱贫致富。2020年,电商产业园销售额达700余万元。
在西城区漯河红人特区5G网红直播带货基地,网络直播也正在火热进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漯河红人特区5G网红直播带货基地,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经验丰富的直播团队,积极带动我市网络直播、物流、培训等产业共同发展,逐步打造成具有代表性的网红直播电商带货基地、网红选品基地和网红食品物流基地。除此之外,基地先后举办了二十多期“百企帮百村直播电商主播培训班”及“巾帼主播带头人培训班”,培训1000多人,助力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漯河新号湾跨境电商产业园。
新生代创业者抓住机遇
刚刚过去的春节,对于大学生李洋的电商团队来说是最忙碌的一个春节。“今年响应政府号召,不少在外工作的漯河人没有回家过年,我们平台上的家乡特产很受欢迎。”李洋说,漯河麻鸡、八大碗、手工馍等年货产品均卖到脱销,在全国各地工作的上千老乡吃到家乡特产后纷纷点赞。
李洋是郑州一所大学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2020年上半年学校因疫情延迟开学,他没有闲着,和同班同学加上几位好朋友,共同开发了电商平台“挂刀营-中国特产商城”。
“当时我通过新闻了解到农副产品、土特产等滞销,不少市、县主要领导也纷纷直播带货。”李洋说,当时就是想用专业知识尝试着更快打开农副产品、土特产的销路。
经过三个多月的准备,李洋团队的网上商城开业了。他们一边上课,一边维护平台,寻找合作伙伴,拓展业务范围,到田间地头找产品、做直播、制作短视频,还参加了食博会。
另辟蹊径打造智慧社区APP
在我市诸多电商从业者中,罗跃峰另辟蹊径,带领团队开发智慧社区综合性服务平台“U家社区”APP。3月3日,人民路一家属院内,罗跃峰正在其中一栋楼内办公。“这是我们设计、打造的一个智慧社区综合性服务平台APP,具有完全的自主产权,并且申请了国家专利,目前已经在全市30多个小区推广。”罗跃峰介绍,小区业主可通过APP获得一键开门、停车管理、物业报修、家政服务等服务。目前小区业主还能通过APP点单购物,商品会以最快速度送至家中。
2017年,罗跃峰组建了一家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几百万元,全心打造手机客户端APP。“U家社区”APP最初利用智能门禁系统与小区物业公司签订协议,帮助业主掌握小区内停车位状况,后来又在30多个小区布局智能充电桩,取得不错的业绩。去年产品升级后,增加社区智慧生活电商平台,可提供切合用户的服务项目。目前“U家社区”APP用户下载量达1.3万人次,平台日在线上千人。
罗跃峰认为,未来电商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实体店与线上相融合的模式,“U家社区”APP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升级改造,打造一刻钟购物圈。
市食安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凯说,电商产业仍在不停变化,除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传统的电商平台,新型社群电商模式已经悄然登场,直播电商、社群团购等形式也开始发力。电商产业已经迎来多元化发展阶段,电商从业者更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索,深挖漯河特色,拥抱电商时代。
一家电商工作人员将变蛋打包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