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王 培
在漯河,粉浆面条是许多市民家中的常见饭食,也是河南传统风味小吃,颇受欢迎。浓厚的粉浆包裹面条,再配上芝麻叶、芹菜等配菜,其独特风味征服了人们的味蕾。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粉浆是如何制作的,而且其制作技艺还被评为郾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粉浆面条深受市民喜爱
3月8日,60多岁的张女士早早就出门买来粉浆、面条和各种配菜,要给全家做一顿粉浆面条。她先把芹菜洗净切粒,拌入盐和香油腌一会儿,花生炒熟打碎;干芝麻叶泡水、洗净,然后焯水备用。然后她把买来的粉浆倒入锅中,加入少许面糊和油,不停地搅拌,等粉浆煮沸后放入面条。接着放入芝麻叶,并把豆芽等配菜炒熟后加入锅内,等面条快要出锅时再加入韭菜、放盐调味。在盛出的面条里放上芹菜丁、芝麻、花生碎后,一家人开始享用一顿美味的粉浆面条。
“我家人都爱喝粉浆面条。在小时候,卖粉浆的都是拉着架子车走街串巷,我们听到外面吆喝‘卖粉浆’就跑出去买点儿,一次买几分钱的就够用了。”张女士说,粉浆面条酸香味浓,身边很多人都爱喝。
粉浆面条不仅经常出现在市民家庭餐桌上,街头巷尾卖粉浆面条的小店生意也很红火,商贩推着三轮车卖粉浆面条能吸引很多顾客。
七旬老人坚持手工制作
市区太行山路附近就有一家卖粉浆的老店,使用传统制作方法,满满的老味道吸引了众多的老顾客。
天还没亮,77岁的李科就开始在店里研磨提前一天泡好的豌豆。小时跟着姥爷学做粉浆的事情已经过去60余年,但当年用石磨磨豌豆的画面仍记忆犹新。“其实制作粉浆的方法并不复杂,就是泡豆子、磨豆子,然后自然发酵,到现在都没有变。”李科说,“不同的是过去是纯手工制作,像磨豆子都是用小磨,很累人。”
长辈传授的一技之长最终成了李科的谋生手段。老人告诉记者,最开始他是在大槐树附近卖粉浆面条,还到各个村庄赶会。“挑着担子卖面条挣的就是辛苦钱,一碗面便宜的时候只卖一毛五。”李科说,但看到做出来的粉浆面条很受欢迎,心里就高兴。
多年来,李科一直坚守传统粉浆制作方法。2017年,该粉浆制作技艺被评为郾城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采访中,李科详细介绍了粉浆的制作过程:制作粉浆首先要筛选颗粒饱满的豌豆,把豌豆晒干,然后倒入清水浸泡几个小时;等豌豆膨胀变软后,去掉皮放入石磨,研磨成粗浆,再用滤纱筛掉残渣;最后把过滤好的浆体倒入缸中发酵24小时,传统粉浆才算制作完成。“粉浆面条好不好吃最主要的就是粉浆。粉浆制作需要积累经验,我做粉浆几十年了,只要一看就知道豌豆好不好,豌豆不好就做不出来好的粉浆。制作过程中豌豆浸泡时间也很重要,时间短里面还硬着,时间长就泡烂了。这都需要有经验又细心。”李科表示。
做好粉浆,粉浆面条的制作就比较简单了。粉浆下锅后,配上营养丰富的时令蔬菜和筋道的特制面条,一碗正宗的粉浆面条就制作完成了。制作粉浆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种副产品——凉粉,李科表示,店里的炒凉粉也是招牌菜,许多顾客大老远跑来就为了吃粉浆面条和凉粉,品尝熟悉的老味道。
制作技艺代代传承
如今,儿子李东明接过李科的衣钵,成为粉浆制作第四代传承人。“也没有刻意学习,从小耳濡目染,看都看会了。”李东明说。
现在说起来很轻松,其实李东明一度想要放弃学习制作粉浆。“以前我感觉卖粉浆面条赚不到什么钱,还特别辛苦。我们经常去各个村赶会,为了抢个好位置,天不亮就要赶过去,有时候我都不想干了。”李东明说。
随着李科年龄越来越大,从早忙到晚难免力不从心,李东明才下定决心继承父亲的事业。“我看得出来,父亲对做粉浆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且为自己的手艺感到自豪,即使挣不了多少钱,也不想放弃。”李东明说。
曾有一段时间,李东明也像父亲一样,担忧粉浆制作技艺无人传承。“我不想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但又害怕手艺在我这一代失传,心里特别矛盾。”李东明说。
庆幸的是,他的两个儿子李刚、李强都对粉浆制作表现出浓厚兴趣。现在俩人只要一下班,就回店里帮忙。“在学习之余,我们还打算利用社交平台,让更多人了解粉浆制作这门手艺。”李刚说。
李科在察看粉浆发酵情况。